(四)浙江德清县五四村:智慧乡村的全面建设
浙江德清县五四村通过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管理。例如,村里的智慧农田配备了土壤传感器和智能灌溉设备,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和农作物需求自动灌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同时,五四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智慧乡村”旅游品牌。游客在村里可以体验智慧农业的魅力,参观智能化温室、无人农场等现代农业设施,还可以参与乡村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感受乡村的自然与宁静。
五四村还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村里建立了智慧乡村管理平台,整合了农业、旅游、交通、环保等多方面的数据,实现了乡村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例如,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村内的交通流量、环境卫生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村里还开发了智慧乡村服务小程序,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在线办事、信息查询、投诉建议等服务,提升了乡村的治理效能和居民的满意度。
五四村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地政府打造了“五四智慧乡村”品牌,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例如,每年春季的“智慧乡村文化节”和秋季的“丰收节”,已经成为五四村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这些品牌活动不仅提升了五四村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增收。
四、发展“农文旅+智慧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乡村振兴
“农文旅+智慧农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智慧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农文旅融合拓展了农村经济的盈利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将自家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的经营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智慧农业的发展还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为了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农村需要建设完善的水利设施和信息化网络;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农村需要改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环境卫生水平。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提升了农村的宜居水平,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农村。
(二)优化产业结构
“农文旅+智慧农业”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盈利模式,将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多元业态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型产业链。通过智慧农业与农文旅的融合,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智慧农业通过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农文旅融合项目通过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提升了乡村产业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产业的整体附加值。
(三)提升游客体验
“农文旅+智慧农业”模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旅游体验。数字化技术为游客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方式。例如,通过VR、AR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的美景和文化;通过参与智能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的农业生产和民俗文化。这种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智能导览与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通过线上导览平台和智能导航系统,游客可以轻松获取旅游信息,提前规划旅游行程,避免了盲目出行带来的不便。同时,个性化旅游推荐与定制服务能够根据游客的需求,为其提供专属的旅游套餐,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四)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
“农文旅+智慧农业”模式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农业文化遗产、古村落、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记录和展示,能够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形式,将传统农耕工具、农业种植技术、民俗文化活动等进行数字化保存,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农文旅融合项目将乡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能够直观地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传播,乡村文化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技术应用成本高
智慧农业和数字化旅游体验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购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智能化温室、精准灌溉系统、传感器网络等设备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来说,难以承担这些技术应用的成本。
应对策略: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降低农村地区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化旅游的门槛。例如,设立智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购置智能化设备的农业企业或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从事农文旅融合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发展。同时,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形式,整合资源,共同投资建设智慧农业和数字化旅游项目,降低单个主体的投入成本。
(二)人才短缺
智慧农业和数字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既懂农业、文化、旅游,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农村地区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