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片区化整村运营: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4-23 | 1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片区化整村运营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它通过打破传统村庄的行政边界,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实现了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方位提升。本文将详细探讨片区化整村运营的打造路径,从统筹规划到产业重构,再到运营机制、人才支持以及持续优化,全方位剖析这一模式的成功要素。

图片

一、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奠定片区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打破行政边界:重塑乡村空间格局

在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中,行政边界往往限制了资源的流动和产业的协同发展。片区化整村运营的核心在于打破这种边界,将具有相似资源禀赋、文化民俗和地理区位的村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这一过程需要前期深入的调研与分析,通过专业团队的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无人机测绘等方式,全面了解各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特色和人口结构等信息。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当地政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了详细的村庄资源分布图和产业关联图,分析村庄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最终将多个相邻村庄划分为若干个功能片区。例如,将位于同一条河流沿岸、拥有丰富水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村庄划分为生态旅游片区;将有共同民俗文化传承的村庄划分为民俗文化片区。这种打破行政边界的片区划分方式,不仅优化了乡村空间格局,还为后续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打破行政边界需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历史传统。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片区划分方案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同时,要注重与周边乡镇、村庄的沟通协调,避免因片区划分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二)整合资源:唤醒沉睡的乡村资产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许多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片区化整村运营的关键在于对这些闲置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和整合利用。通过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和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资源调查小组,对片区内的土地、房屋、农田、山林、文化遗址和闲置厂房等资源进行全面登记。例如,在一些山区村庄,闲置的农房和土地被重新规划,用于发展民宿和特色农业。

整合后的资源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开发。对于农业生产类资源,如闲置农田和果园,可以通过流转给专业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特色水果采摘产业。对于旅游开发类资源,如闲置的农房和山林景观,可以改造成民宿、露营地和观光步道。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动态更新和管理资源信息,为后续的开发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确保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受破坏。例如,可以将传统建筑改造成民俗博物馆、非遗工坊等,既保留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又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文化内涵。

图片

(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片区发展承载能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支撑。交通一体化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升级改造片区内的道路,拓宽、硬化村内道路,确保其能够满足旅游车辆和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需求。例如,在乡村旅游旺季,增加公交班次,优化公交线路,实现“村村通、片片连”,方便游客出行。

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也是提升片区发展承载能力的重要方面。按片区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合理布局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在片区中心位置建设标准化的幼儿园或小学,配备专业教师和先进教学设备;建设片区级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和基本医疗设备,提供常见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设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和文化娱乐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例如,在道路建设中,优先使用透水砖和生态护坡技术;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二、产业重构与协同发展: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一)确定主导产业:找准片区发展引擎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调研片区内的传统产业,分析其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片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例如,在生态农业片区,主导产业可以是有机蔬菜种植和特色水果采摘;在民俗文化片区,主导产业可以是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

产业规划与布局是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根据主导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布局和重点任务。例如,在生态农业产业规划中,确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特色水果采摘园和生态养殖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规划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产业布局上,注重发挥各村庄的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确定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前景和可持续性。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市场调研和产业分析,确保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项目。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