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片区化整村运营: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4-23 | 1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二)推动产业融合: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例如,在生态农业产业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将新鲜的农产品加工成干果、果酱和腌菜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利用加工后的农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如农产品礼盒和手工艺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

沉浸式业态的开发也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发农事体验、休闲采摘、农家乐和民宿等业态,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此外,推动农业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开发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开展自然教育和农耕文化教育活动,打造青少年研学基地。

在推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确保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可以打造“生态农产品”和“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

(三)品牌建设:提升片区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资产。通过充分挖掘片区内的非遗、民俗、历史传说和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内涵,确定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例如,将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的片区品牌定位为“民俗文化体验地”,品牌形象可以是一个身着传统服饰的农民形象,手持特色民俗手工艺品,背景是古朴的村庄和田野。

品牌推广与营销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品牌推广计划,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旅游网站和电商平台等渠道,发布片区的旅游资源、文化产品和农产品信息,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关注。同时,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农产品丰收节和乡村旅游推介会等,展示片区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产品。

在品牌建设中,要注重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通过与周边景区、旅行社、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例如,与周边的知名景区合作,推出“景区+乡村旅游”的联票产品;与旅行社合作,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将片区的旅游资源纳入旅行社的线路产品中;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运营机制与利益分配:保障片区可持续发展

(一)运营主体选择:构建多元化运营格局

运营主体的选择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的专业运营团队入驻片区。例如,给予运营团队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和财政补贴等,降低其运营成本。同时,建立运营团队准入机制,明确准入条件和标准,确保其具备运营片区的能力和实力。

多方合作运营模式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保障。通过探索“企业运营+金融资本支持+社会资本导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由专业运营企业负责片区的日常运营管理,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选择运营主体时,要注重其专业能力和运营经验。通过与运营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运营团队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和规划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运营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确保其运营效果符合预期。

图片

(二)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利益分配机制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保障。通过设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劳务收入”的多层次分配模式,保障村民的基本利益。例如,对于以闲置资源入股的村民,给予一定的保底收益,确保其基本利益;同时,根据项目的盈利情况,按照村民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村民还可以通过在项目中提供劳务服务,获得劳务收入。

利益分配监督与保障是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利益分配监督机制,成立由村民代表、村委会成员和运营企业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利益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同时,制定利益分配保障措施,如签订利益分配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利益分配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解决利益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在利益分配中,要注重公平性和透明性。通过定期公示利益分配情况,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注重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确保各方在合作过程中都能获得持续的收益。

(三)建立强村公司:提升片区运营能力

强村公司是片区化整村运营的重要载体。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整合土地、房屋和资金等资源,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例如,强村公司可以将村民的闲置土地流转过来,进行集中开发和利用;将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发展民宿产业;利用村民的资金,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

强村公司的管理与服务是提升片区运营能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强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公司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加强对公司的监督管理;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财务收支行为;建立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强村公司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和金融服务等,解决村民的资金需求问题。

在强村公司的运营中,要注重与村民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通报公司运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司的运营能够符合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