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以“千万工程”为牵引,重庆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15 | 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产业升级:重庆在主城都市区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例如,重庆建设了“两江新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

交通建设:重庆加强了主城都市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构建了“1小时交通圈”。例如,重庆加快推进渝万高铁、渝怀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密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络,提高了区域交通便利性。

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还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县的产业发展。例如,重庆的汽车产业向渝东北的万州、梁平等地延伸产业链,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此外,重庆还推动主城都市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地区延伸,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区域共享。

三、缩小收入差距:富民产业与利益联结机制的重庆探索

(一)发展富民产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

重庆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

重庆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例如,“涪陵榨菜”和“奉节脐橙”等品牌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化建设,重庆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重庆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农业的多种功能。例如,在特色农业产区建设观光农业园和采摘体验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增加了农民的旅游收入。

具体措施:

品牌建设:重庆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例如,2023年,重庆投入5亿元用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品牌的宣传推广。

产业融合:重庆在特色农业产区建设了一批观光农业园和采摘体验园。例如,涪陵区建设了10个观光农业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产品加工业

重庆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例如,重庆的某榨菜加工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榨菜,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同时,重庆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龙头企业培育:重庆每年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例如,2024年,重庆培育了1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增收。

技术创新:重庆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例如,重庆每年投入3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图片

 乡村旅游

重庆开发了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在乡村地区打造农家乐、民宿和民俗文化体验馆等旅游产品,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同时,重庆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和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吸引了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产品开发:重庆在乡村地区建设了一批农家乐、民宿和民俗文化体验馆。例如,渝北区建设了50个农家乐和10个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

市场推广:重庆每年举办“重庆乡村旅游文化节”,邀请国内外游客和旅游企业参加,展示重庆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重庆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精准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重庆注重精准培训。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需求调研,重庆了解了农民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式,重庆掌握了当地农民对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

需求调研:重庆每年组织100多个调研小组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民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

个性化培训:重庆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例如,针对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妇女,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包括家庭保洁、育儿护理、老人护理等内容。

 培训质量提升

重庆还加强了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培训质量。例如,从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等选拔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重庆建设了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条件。

师资建设:重庆每年选拔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活动。

培训基地建设:重庆在农村地区建设了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例如,渝北区建设了5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培训设备和设施。

 就业服务

此外,重庆还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例如,通过“重庆就业服务网”,重庆发布了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同时为农民提供了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指导服务。

平台建设:重庆建设了“重庆就业服务网”,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

就业指导:重庆每年组织100多场就业指导活动,为农民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指导服务。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重庆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农民能够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中,重庆明确了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例如,合作社与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农民以土地入股、劳动力投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产业利润。同时,重庆建立了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例如,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公司按照保底价格收购农民的产品,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收益。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