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浙江乐清:铁皮石斛产业的崛起之路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18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浙江省东南沿海,有一座因雁荡山而闻名的城市——乐清。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一项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铁皮石斛种植与加工。从几百年的传统采集,到如今的现代化种植、精深加工与品牌化运营,乐清的铁皮石斛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历史渊源:从深山采药到人工种植的探索

乐清的铁皮石斛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几百年前,当地百姓便在雁荡山的深山老林中采集野生铁皮石斛。这种珍贵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滋补功效,一直被视为养生珍品。然而,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稀缺且生长缓慢,过度采集导致其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乐清人开始尝试人工种植。

2002年,乐清市的铁皮石斛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种植面积不足10亩。当时的种植技术还很不成熟,种植户们大多是凭借传统经验和摸索前行。尽管如此,乐清人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家乡自然资源的深刻理解,逐步开启了铁皮石斛产业的探索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09年,乐清的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已达到400余亩,产业初具规模。

传统采集的艰辛历程

在人工种植技术尚未成熟之前,乐清的铁皮石斛主要依赖于野生采集。当地百姓常常需要深入雁荡山的深山老林,寻找生长在悬崖峭壁或古树上的野生铁皮石斛。这种采集方式不仅危险,而且效率极低。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长达数年,且分布稀疏,采集者往往需要花费数天时间才能找到少量的铁皮石斛。

为了提高采集效率,当地百姓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采集方法。他们通常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入深山,因为这两个季节是铁皮石斛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采集者会仔细观察悬崖峭壁和古树的缝隙,寻找铁皮石斛的踪迹。一旦发现目标,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或手指将其从岩石或树皮上剥离下来,尽量避免损伤植株,以便其能够再次生长。

图片

尽管采集过程充满艰辛,但野生铁皮石斛的高价值使得这种采集活动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野生铁皮石斛资源逐渐减少,保护野生资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人工种植的初步尝试

20世纪末,随着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日益稀缺,乐清人开始尝试人工种植。最初,种植户们采用的是简单的分株繁殖方法,将野生铁皮石斛的分株移植到自家的后院或小片土地上。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而当时的种植户们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尽管如此,乐清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意识到,要成功种植铁皮石斛,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于是,一些有远见的种植户开始与当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探索适合乐清地区的铁皮石斛种植技术。他们尝试在温室大棚中模拟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环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为铁皮石斛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乐清的铁皮石斛人工种植技术逐渐成熟。2005年,乐清市某种植户成功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出第一批铁皮石斛,这标志着乐清铁皮石斛人工种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后,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加入到铁皮石斛种植的行列中,乐清的铁皮石斛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二、科技创新:种苗培育的突破与新品种研发

铁皮石斛的种苗培育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早期,乐清的种苗主要依赖野生资源的分株繁殖,效率低下且质量参差不齐。2005年,乐清市开始引入现代生物技术,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院企合作”,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繁育铁皮石斛种苗。经过多年的努力,乐清在2010年成功培育出第一批高质量的铁皮石斛组培苗,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织培养技术的引入

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组织、细胞或器官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分化和再生为完整植株的现代生物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效率,同时保证种苗的质量和一致性。

2005年,乐清市某科技企业与浙江大学合作,引进了先进的组织培养设备和技术。他们首先从野生铁皮石斛中提取健康的组织样本,然后将其放入无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精确控制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环境的参数,他们成功诱导出大量的铁皮石斛幼苗。这些幼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避免了病虫害的侵扰,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乐清的铁皮石斛组培技术逐渐成熟。如今,乐清市的种苗企业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铁皮石斛组培苗。例如,乐清市某种苗企业通过改进培养基配方和优化培养环境,将种苗的成活率从80%提高到9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乐清市年产优质铁皮石斛组培苗(含驯化苗)6亿多株,占全国种苗供应的40%。

 新品种研发的突破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乐清市不断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2015年,乐清市与浙江大学合作,成功培育出“雁斛1号”“雁斛2号”“雁斛3号”三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生长速度、有效成分含量、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品种,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雁斛1号”品种是针对鲜条销售市场研发的。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多糖含量高的特点,适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市场要求的规格。其多糖含量比传统品种高出10%,且生长速度更快,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鲜条的需求。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