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开发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也在不断拓展精深加工领域。2010年,乐清市某企业率先开发出铁皮石斛胶囊、口服液等保健品,填补了乐清铁皮石斛精深加工产品的空白。此后,乐清市的铁皮石斛精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涵盖了药品、保健品、食品、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2024年11月,乐清市某企业成功研发出“雁荡龙脉”石斛精酿啤酒,这是乐清市在铁皮石斛食药同源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该产品将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与啤酒的酿造工艺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的新型饮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好评。
目前,乐清市从事铁皮石斛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已超过1300家,开发出的产品种类超过100种,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元。
加工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在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乐清市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近年来,乐清市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例如,乐清市某企业在生产铁皮石斛口服液时,采用了超临界萃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同时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乐清市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所有产品在出厂前都需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包括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等。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通过这些措施,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五、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影响力
品牌是乐清铁皮石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2年,乐清市以铁皮石斛行业协会的名义授让“雁荡山铁皮石斛”商标,逐步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共识。2015年,“雁荡山铁皮石斛”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建设的多措并举
乐清市在品牌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2012年,乐清市铁皮石斛行业协会正式授让“雁荡山铁皮石斛”商标,这标志着乐清铁皮石斛品牌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乐清市通过举办铁皮石斛文化节、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每年的铁皮石斛文化节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采购商。在文化节期间,乐清市会举办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展示、产品展销、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展示乐清铁皮石斛的独特魅力。同时,乐清市还通过参加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外大型展销会,将乐清铁皮石斛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024年,雁荡山铁皮石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这标志着乐清铁皮石斛品牌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荣誉不仅提升了乐清铁皮石斛的市场知名度,还为其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拓展的多元化策略
乐清市在市场拓展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策略。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乐清市还积极探索“互联网+铁皮石斛”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乐清市的电商平台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铁皮石斛线上销售基地。
乐清市的电商平台不仅销售传统的铁皮石斛产品,还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如铁皮石斛面膜、铁皮石斛牙膏等。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乐清市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元。
品牌保护与市场规范
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乐清市始终注重品牌保护和市场规范。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对乐清铁皮石斛品牌造成损害,乐清市建立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追溯体系。所有使用“雁荡山铁皮石斛”商标的企业,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乐清市还通过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联合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通过这些措施,乐清市不仅保护了“雁荡山铁皮石斛”品牌的声誉,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的产品。
六、人才与产业融合:从乡土人才培养到全国技术输出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乐清市通过开展铁皮石斛行业研修班、设立“共富工坊”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乡土人才。2018年,乐清市开设了首个铁皮石斛行业研修班,邀请高校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授课,为种植户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截至2024年,乐清市已累计培育第一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3名,省级以上乡土专家7名,省级乡村工匠名师3名。
乡土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批扎根基层的乡土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来自当地的种植户和企业管理人员,他们通过参加研修班、实践培训等方式,逐步掌握了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乐清市某乡土专家,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铁皮石斛种植户。通过参加乐清市组织的研修班和实践活动,他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如今,他已经成为乐清市铁皮石斛行业的技术骨干,经常受邀为其他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