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乡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实践中,许多智慧系统却逐渐沦为摆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缺乏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许多地区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智慧应用功能分散。例如,农业部门可能建设了农产品溯源系统,交通部门建设了农村物流配送系统,文旅部门开发了乡村旅游预订平台,这些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这就导致了数据无法共享,用户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增加了使用成本,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效能。
同时,没有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与路径,智慧系统建设也会变得盲目。比如,一些乡村在建设智慧农业系统时,只是简单地安装了一些传感器,却没有考虑这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何用于精准施肥、灌溉等实际生产环节,也没有规划后续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最终这些系统只能作为摆设。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之间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例如,甲村的智慧灌溉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与乙村的系统不同,这就使得在区域层面整合数据、实现协同管理变得非常困难。而且,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也容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质量的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最终被废弃。
以某省的一个偏远山区为例,当地政府为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分别在农业、交通和文旅部门启动了多个智慧化项目。农业部门安装了智能灌溉系统,交通部门建设了物流配送平台,文旅部门开发了乡村旅游预订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标准,数据无法共享。农民在使用智能灌溉系统时,需要手动输入灌溉数据,而这些数据无法与物流配送平台对接,导致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环节无法根据灌溉情况调整。同时,乡村旅游预订系统也无法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情况提供相关的旅游产品推荐,整个数字乡村系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无法发挥协同效应。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项目启动阶段,各部门只关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需求,没有从乡村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同时,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使得不同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这种分散化的建设模式,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效益。
二、人才匮乏与培训不足
乡村地区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年轻人外流现象严重。既懂技术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例如,在一些偏远农村,很难找到既会操作智能农业设备,又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的人才。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智慧农业系统,也因为无人会用而闲置。
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很多村民对智能手机的一些基本功能都使用不熟练,更不用说复杂的智慧系统了。基层干部虽然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在数字化技术方面也存在知识短板,无法有效引导村民使用智慧系统。
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即使有培训,也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例如,一些地方组织的智慧农业培训,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场景进行操作演示和实践指导。而且,培训往往是一次性的,没有持续跟踪和巩固培训效果,导致村民和干部学过之后很快就忘记了。
培训资源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乡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很难开展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同时,培训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培训的需求,使得大部分村民和干部无法接受系统的培训。
在某县的一个农村,当地政府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智慧农业系统,包括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和农产品溯源等功能。然而,由于缺乏既懂农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套系统在安装后几乎无人会用。当地村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操作智能设备。尽管政府组织了一些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指导,村民们仍然无法熟练使用系统。最终,这套价值数百万元的智慧农业系统只能闲置在仓库里。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乡村地区人才匮乏,同时培训体系不完善。一方面,乡村地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大量人才外流,既懂技术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持续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提升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此外,培训资源不足,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也限制了培训的规模和质量。
三、需求匹配度低
智慧系统的建设往往是由政府或企业主导,他们在建设前没有充分调研农民的实际需求。例如,开发了一套复杂的农业大数据分析系统,但农民更需要的是简单直观的气象信息和病虫害防治指导。这种需求脱节导致系统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对农民需求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一些农村电商系统的设计者认为农民需要复杂多样的营销功能,但实际上农民更关心的是如何将农产品快速、便捷地销售出去,以及物流配送能否及时到位。如果系统过于复杂,反而会让农民望而却步。
部分数字平台功能过于简单。例如,一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只有简单的信息发布功能,无法满足村民在线办理业务、在线咨询等多样化需求。这种功能单一的平台很难吸引村民长期使用。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