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故事。例如,在非遗展馆中,通过展示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传承过程以及代表性作品,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通过展品收集、场景还原和文化展示等多种方式,乡村记忆馆和非遗展馆能够有效地留存乡村记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基础。
(二)发挥教育功能
与当地学校合作,将乡村记忆馆和非遗展馆作为学校的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在一些地区,学校会组织学生到乡村记忆馆开展“传统文化之旅”活动,让学生在参观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举办文化讲座、技艺培训等活动。例如,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展馆内举办技艺培训班,向社区居民传授传统技艺,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对于游客来说,乡村记忆馆和非遗展馆是了解传统村落文化的窗口。通过参观展馆,游客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一些传统村落还推出了“文化研学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同时也为村落带来了经济效益。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游客教育等多种方式,乡村记忆馆和非遗展馆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文化体验项目等方式,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传承乡村记忆。
(一)发展乡村旅游
根据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例如,在一些以古建筑闻名的村落,推出古建筑深度游项目,游客可以跟随专业导游,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在一些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落,举办民俗文化节,展示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民宿的设计和装修可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住宿中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一些传统村落的民宿中,房间内摆放着当地的手工艺品,墙壁上挂着反映当地民俗的绘画作品,使游客在住宿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加强传统村落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餐饮、卫生等方面。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进出村落;建设特色餐饮场所,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在一些传统村落,修建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通过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民宿产业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等多种方式,推动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二)打造文化体验项目
设计游客可以参与的互动体验项目,如传统技艺制作体验、民俗活动参与等。例如,在一些传统村落的陶艺体验项目中,游客可以在陶艺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陶器,了解陶艺制作的全过程。在一些村落的民俗活动中,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祭祀仪式、传统婚礼等,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演艺项目。例如,在一些以戏曲文化为特色的村落,定期举办戏曲演出,游客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表演。在一些村落,还推出了沉浸式文化演艺项目,让游客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针对学生和文化爱好者,推出文化研学项目。通过组织文化讲座、实地考察、技艺学习等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例如,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传统村落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学生们在参观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互动体验、文化演艺和文化研学等多种方式,打造文化体验项目,使游客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村落的文化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五、强化村民的主体地位
村民是传统村落的主人,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主力军。强化村民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鼓励村民参与保护和发展,是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提高村民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例如,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向村民宣传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在一些村落,还组织村民观看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纪录片,让村民直观地了解保护的意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村民举办民俗活动,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等,让村民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保护意识。
让村民看到传统村落保护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保护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获得旅游收入,村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村落的保护工作中来。在一些传统村落,村民通过经营民宿、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方式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从而更加珍惜村落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和利益引导等多种方式,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使村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自觉参与者。
(二)鼓励村民参与保护与发展
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村民参与决策过程。例如,在一些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村民对保护和发展方向的意见,使规划更加符合村民的利益和需求。鼓励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项目的实施。例如,在古建筑修缮项目中,组织村民参与修缮工作,让村民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技艺,同时也为项目提供了劳动力。在一些村落的文化旅游项目中,村民可以担任导游、演员等角色,参与项目的运营。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