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村庄设计了一条“古村文化之旅”线路,游客可以参观村里的古建筑、古寺庙,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线路中还包括参观民俗博物馆,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参与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古村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的文化体验。
(三)农业 + 文化 + 旅游:构建综合旅游项目
农业、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例如,建设“田园综合体”,将农业生产、文化展示和旅游体验有机结合。游客可以在田园中体验农耕文化,参观传统手工艺制作,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参与民俗活动,还可以在田园民宿中住宿,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题村落也是农业、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形式。例如,建设“草莓主题村”,将草莓种植、草莓文化展示、草莓主题民宿、草莓主题餐厅等业态有机结合。游客可以在草莓园采摘草莓,品尝草莓美食,入住草莓主题民宿,感受浓郁的草莓文化氛围。通过主题村落的建设,实现农业、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的旅游吸引力。
例如,某村庄建设了一个“草莓主题村”。村内种植了大面积的草莓,游客可以在草莓园采摘新鲜的草莓。村里还建设了草莓文化展示区,展示草莓的种植历史和文化。游客可以在草莓主题餐厅品尝草莓美食,如草莓蛋糕、草莓冰淇淋等。村里的民宿也以草莓为主题,房间内装饰有草莓图案,提供草莓主题的床上用品和洗浴用品。这种主题村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还带动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品牌建设与营销:提升乡村知名度
(一)打造特色品牌:塑造乡村品牌形象
品牌是乡村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标识。在整村运营中,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品牌是提升乡村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村庄的资源特色和目标市场,进行精准的品牌定位。例如,某村庄以“古村文化”为品牌定位,设计了具有古村特色的品牌标志和宣传口号。在品牌设计中,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标识、包装设计、宣传资料等,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品牌故事的塑造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挖掘和塑造品牌故事,增强品牌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例如,某村庄的品牌故事是“古村的传承与新生”,通过讲述古村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现代发展,让游客感受到村庄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通过品牌故事的传播,让游客对村庄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例如,某村庄的品牌标志设计为一个古建筑的轮廓,搭配上“古村文化”的宣传口号。品牌故事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村庄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并通过旅游开发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品牌定位和故事塑造,让游客对村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多渠道营销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多渠道营销推广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线上营销是重要的推广方式之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村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村庄的旅游信息、文化活动、农产品销售等内容。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和发布精彩的旅游视频、文化纪录片等,吸引游客关注。例如,某村庄通过抖音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古村生活”短视频,展示了古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线下推广也不可忽视。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进行线下推广。在活动现场设置展台,展示村庄的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和文化手工艺品,发放宣传资料,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与旅行社、旅游平台合作,将村庄的旅游产品纳入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
例如,某村庄在抖音上发布了多条短视频,展示了古村的四季风光、民俗活动和特色农产品。这些视频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视频点赞量超过10万次。同时,村庄还参加了当地的旅游展会,设置了精美的展台,展示旅游线路、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将古村旅游线路纳入热门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四、利益联结机制与村民参与:实现共同富裕
(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民利益
在整村运营中,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村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采用“村集体 + 企业 + 农户”合作模式,村集体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企业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农户以劳动力、资金等方式参与。在收益分配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红。例如,某村庄的旅游项目中,村集体占股30%,企业占股50%,农户占股20%。在项目盈利后,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同时,农户还可以通过在项目中务工获得工资收入。
“保底 + 分红”模式也是常见的利益联结方式。企业与村民签订合同,给予村民一定的保底收入,如土地流转费用、房屋租赁费用等。在项目盈利后,村民还可以获得分红。这种模式既保障了村民的基本利益,又让村民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例如,某村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企业与村民签订了“保底 + 分红”合同。村民每年可以获得每亩土地1000元的流转费用作为保底收入。在旅游项目盈利后,村民还可以按照股份比例获得分红。这种模式让村民在土地流转后仍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能分享到产业发展的成果。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