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2025气候韧性研究与湾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7-21 | 1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气候变化战略部署的要求下,全面提升城市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作为生态环境最为敏感、人口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正面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高密度城市化等多重叠加挑战,气候韧性建设已形成迈入系统性、协同性与智能化并重的新要求。近年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绿色基础设施、智慧韧性城市建设等行动为气候减缓和适应提供了新路径亟需通过交流整合多学科智慧,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湾区气候韧性建设的高质量产学研合作

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多学科融合创新,强化城市气候韧性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2025年6月22日,由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气候韧性研究与湾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围绕城市安全理论、湾区风险应对、规划设计前沿、科技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全球城市气候韧性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会议得到了学院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深圳风景园林学会、深圳市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景观设计学(中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处)严震宇处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规划师马向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等各单位嘉宾
图片
图片

上午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深圳市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栾博担任主持人。会议伊始,特别邀请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处)严震宇处长为研讨会致辞。严震宇在致辞中表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气候治理号召,率先在全国推进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他着重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气候韧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最后,他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召开,期望本次研讨会能够集多领域专家智慧,为深圳韧性城市发展提供建议

图片

严震宇

而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代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景观设计学(中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等组织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指出,气候韧性问题是全球热点,设计学尤其是景观设计学对提升气候韧性具有重要贡献。大湾区面临多种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设计学在减缓气候变化、实现气候适应及推动社会转型方面能发挥关键作用。目前研究聚焦于通过设计减缓气候变化、利用基于自然的设计实现气候适应,以及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图片

俞孔坚

最后,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院长介绍了学院在城市韧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他代表学院对参会领导及专家表示欢迎,并强调城市韧性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建设韧性湾区赵鹏军院长介绍,学院自2009年起调整研究方向,重点开设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并将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及灾害应对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学院现设有智慧城市、城乡规划与治理、生态与景观规划三大研究领域,并重点建设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

图片

赵鹏军

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院士办)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施钟淇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题为“Towards Safe Cities or Resilient Cities?——城市安全理论与城市需求层次模型”的主旨演讲,介绍了现代城市面临的“四高”特征(人口密集、财富聚集、安全要素聚集、运行系统复杂)及多种风险,强调气候变化对城市安全的影响。随后,他提出了基于风险源、承载体和减灾力的城市安全理论框架,并介绍了团队在风险源研究、承载体(城市生命体)及减灾力提升方面的实践案例。施钟淇还以城市供水系统地震韧性为例,详细阐述了城市安全需求层次模型。最后,他呼吁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构建现代城市安全韧性理论与框架。

图片

施钟淇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市政规划所(韧性城市研究室)所长、教授级高工、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魏杰作了题为“超大城市国土空间韧性治理体系构建思考与深圳实践”的主旨演讲,分享了深圳在超大城市国土空间韧性治理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概述了韧性城市的定义、特征及建设意义,指出超大城市面临多重挑战,需构建韧性治理体系。该体系包括风险评估管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规划实施监督三大方面。深圳通过风险评估与管控体系研究、应急疏散救援空间规划、韧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及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时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等实践,探索了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魏杰强调,建立韧性治理体系对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促进城市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