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2025气候韧性研究与湾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7-21 | 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魏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马向明在“岭南水乡:物质形态与非物质遗产”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岭南水乡与江南水乡截然不同,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如以宗族为单位围垦、龙舟赛等水上活动,体现了岭南人向海要财富的精神。马向明强调,这些非物质遗产对湾区韧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如社区组织、日常活动在治水中的重要性,以及高低地结合、内外江协同治理等策略。他建议,未来应学习岭南水乡的治水智慧,通过喜水、知水、以水为乐的方式,增强城市韧性,促进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防洪到热爱水、从水中获得财富的转变。

图片

马向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何宝杰教授在会议上分享了“热韧性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与路径”。他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对城市热环境构成严峻挑战,热韧性城市规划设计成为应对之策。何宝杰介绍了国际上基于绿化、蓝绿色基础设施的热适应策略,并强调需形成系统性的热韧性策略体系。他提出了构建城市热环境适应体系、开发应用指南、划分城市形态类型、多学科融合监测评估等实践路径。此外,还讨论了城市慢行空间规划方法,通过空间改造和行为引导提升城市热韧性。最后,他介绍了决策支持工具,助力规划设计师科学应对城市高温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图片

何宝杰

澳门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助理教授郭善知分享了题为“贝叶斯概率韧性数据监测与挖掘”的主旨演讲。她指出,在灾害发生时,数据缺失成为一大挑战,而贝叶斯概率方法能有效处理这一问题。通过构建数据关系模型,结合已知数据与模型预测,团队成功重塑了缺失数据,提高了数据的韧性与可用性。她以意大利地震和澳门大学宿舍楼结构健康监测为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地震灾害预测与结构监测数据恢复中的良好效果。郭教授强调,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还为韧性城市规划与灾害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

郭善知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研究员洪武扬作了题为“城市社会生态系统韧性计量”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城市作为复杂系统,其韧性可通过网络化建模进行量化评估。研究框架包括系统研究对象、网络复杂度及韧性评估方法三个维度。通过构建社会生态网络,模拟干扰下的网络变化,评估城市韧性。案例展示了深圳生态网络、居住区与绿地二分网络、公交地铁耦合网络及乡村人地产多层网络的韧性分析。研究发现,关键节点对网络韧性至关重要,动态模拟更接近真实情景。该研究为城市韧性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风险精细化感知、规划设计智能化及平台管理优化。

图片

洪武扬

我院汤俊卿副院长发表了题为“韧性交通理论与方法”的主旨演讲,强调了交通韧性在构建安全、智慧、绿色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且人口经济集中的背景下。汤俊卿追溯了韧性概念的起源,并指出其从材料科学到系统科学的演变。他解释了交通韧性的定义,并介绍了在电动汽车充电监控和轨道交通系统韧性评估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暴雨等灾害情境下,研究了人群出行行为的韧性,发现异常出行模式并提出应急资源布局优化的建议。此外,他还探讨了韧性、智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指出智慧技术是双刃剑,需谨慎应用以实现城市韧性的提升。

图片

汤俊卿

在交流研讨会环节中,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景观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程智鹏首先祝贺研讨会圆满召开。他指出,随着湾区人口经济发展进入高阶阶段,城市气候韧性成为亟需探讨的问题。不仅需要领先的理论研究,还要有领先的工程实践。结合其工作实践,他分享了通过减少车行道宽度和数量、增加慢行空间,修补缓冲气候的海绵带、林荫道、风廊等综合治理措施,成功提升城市气候韧性的案例。以福田中心区为例,通过改造,增加了9万平米的绿色缓冲环境,不仅提升了片区气候韧性,还提升了市民步行体验,促进了消费。

图片

程智鹏

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设计师、正高级工程师陈侃就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设计发表见解他首先提到气候变化是当前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人们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他分享了参与的气候变化下风景园林师在行动的论坛经历,从中获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本次研讨会展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对于设计师在今后项目的方向、策略、功能上会有所助益并应充分关注。陈侃重点介绍了其参与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修复(未落地)、仙湖植物园幽溪及惠州千年古树园项目。他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指出设计师应提高认知,采取低扰动、低介入的设计方法。最后,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城市设计应更多适应自然而非对抗自然,以增强城市的气候韧性。

图片

陈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正高级工程师白晶在研讨会上围绕气候韧性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发表了建议。她指出,当前的很多前瞻研究很有价值,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践工作的链接。关于资金方面,建议从气候韧性视角寻求专项债等资金,并分享了荷兰社区花园和农场改造的两个案例:一是低收入社区获欧盟370万欧元赞助实施雨水花园和城市农场建设改造项目;二是乐高前战略总监在荷兰农场响应气候适应和减碳,通过改变农业品种种植、科技创新等,减少碳排放。白晶认为,这些案例为韧性城乡设计以及省内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