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乡村品牌的崛起:打造乡村、产业与文化三大品牌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3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乡村品牌化运营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策略。乡村品牌、产业品牌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是提升乡村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通过品牌化运营,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乡村品牌的塑造:从自然与人文中汲取力量


乡村品牌的塑造,是乡村品牌化运营的起点。它需要从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中挖掘独特价值,通过精准定位和有效传播,让乡村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一)自然景观:乡村的绿色名片


自然景观是乡村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脉、河流、森林、田野等,这些资源不仅是乡村的生态财富,更是乡村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以浙江临安的龙门秘境为例,这里地处山区,拥有高山、溪流、古树群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当地将自身定位为“高山生态秘境”,主打“避暑、康养、生态旅游”品牌。通过修缮古道、开发观景平台、设置生态科普点等方式,将自然景观与旅游体验紧密结合。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四季不同的自然美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在自然景观的挖掘过程中,细节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邀请专业的生态摄影师和自然景观专家,对乡村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评估和规划。对古树群进行挂牌保护,注明树种、树龄和保护意义;开发生态步道时,设置生态解说牌,介绍沿途的动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增强游客的生态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态旅游项目的设计,进一步提升自然景观的价值。例如,开发“生态摄影之旅”“自然探索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吸引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前来体验。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举办生态文化节,如“森林音乐节”“溪流垂钓比赛”等,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


 (二)人文特色:乡村的灵魂所在


人文特色是乡村品牌的灵魂。乡村的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俗活动、民间传说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挖掘和保护这些人文资源,可以赋予乡村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以其独特的苗族文化为特色,定位为“苗族文化体验地”。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苗族吊脚楼建筑群,以及丰富的苗族民俗活动,如苗年、芦笙舞等。当地通过打造“苗族文化博物馆”,展示苗族的历史、服饰、银饰工艺等;同时,定期举办民俗表演,让游客深度体验苗族文化,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人文特色的挖掘过程中,可以建立“乡村文化档案”,记录当地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和历史故事。例如,对每一种传统技艺,可以拍摄制作工艺视频,采访传承人,记录其传承历程和文化内涵;对于民俗活动,可以整理活动的历史渊源、仪式流程和文化意义,通过文化展览和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示给游客。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和传承活动,进一步弘扬乡村的人文特色。例如,设立文化传承学校,邀请老艺人和文化专家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授课;举办文化传承活动,如传统技艺比赛、民俗文化节等,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三)品牌传播:让乡村走向世界


品牌传播是乡村品牌塑造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的独特魅力,从而吸引游客和投资。

湖南十八洞村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乡村的扶贫成果、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产品。例如,他们拍摄了一系列“十八洞村的四季”短视频,展示了从春天的桃花盛开到秋天的果实累累的美景,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同时,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当地的猕猴桃、蜂蜜等农产品,提升了乡村品牌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

在新媒体平台宣传中,可以设置“乡村故事”“乡村美食”“乡村手艺人”等专题栏目,定期更新内容。例如,邀请当地村民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展示乡村的质朴与温暖;拍摄美食制作过程,吸引游客前来品尝;记录手工艺人的创作过程,推广乡村的手工艺品。

此外,举办特色活动也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崇州的竹艺村每年举办“竹艺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不仅有竹编技艺展示和比赛,还邀请国内外的竹艺大师进行交流和创作。同时,设置了竹艺体验区,让游客亲手制作竹编工艺品。通过文化节的举办,竹艺村的竹编品牌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竹艺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

在活动策划方面,可以提前发布活动海报、宣传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活动现场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民俗技艺体验、民族服饰试穿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可以通过活动直播、媒体报道等方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四)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提升乡村的吸引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是乡村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良好的交通条件、舒适的住宿环境和热情的服务,可以显著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增强乡村品牌的吸引力。

江苏南京的石塘村地处丘陵地带,交通便利,距离南京市区仅1小时车程。当地通过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交通条件,同时建设了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这些民宿以当地民居为基础,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内部设施现代化,配备了空调、热水器等设备。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乡村的宁静与舒适,同时享受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住宿条件。

在交通方面,可以与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乡村旅游专线,方便游客前往乡村。在住宿方面,可以制定民宿标准,规范民宿的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例如,要求民宿定期进行卫生检查,配备消防设施,为游客提供免费的Wi-Fi和停车服务。

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样重要。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景区通过培训当地村民,提升服务品质。景区内的工作人员和民宿经营者都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能够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例如,工作人员会用当地语言和普通话双语为游客讲解梯田的历史和文化;民宿经营者会为游客准备当地特色的早餐,如梯田红米粥、竹筒饭等。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乡村人情味,提升了乡村品牌的美誉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例如,开发乡村旅游APP,提供在线预订、导航、导览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二、产业品牌的崛起:从特色到品牌的蜕变


产业品牌是乡村品牌化运营的核心内容。通过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整合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可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品牌,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选择: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是乡村品牌化运营的基础。乡村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寿光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蔬菜种植。当地将蔬菜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打造了“寿光蔬菜”品牌。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寿光的蔬菜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包括有机蔬菜、反季节蔬菜等。同时,当地还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将蔬菜销售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知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例如,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指标,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有机蔬菜、绿色食品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产业链整合: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把控


产业链整合是乡村产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整合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可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江苏无锡的阳山水蜜桃产业通过整合产业链,形成了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体系。当地不仅销售鲜桃,还开发了水蜜桃罐头、桃干、桃汁等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将水蜜桃销售到全国各地。此外,当地还举办了“桃花节”和“水蜜桃采摘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可以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吸引加工企业入驻。例如,为加工企业提供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其开发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同时,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例如,建设冷库和冷链物流车,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冷链配送。

此外,还可以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例如,组织养殖户、加工企业、销售商、餐饮企业等成立产业联盟,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品牌推广策略。通过产业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品牌建设:设计与质量的双重保障


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品牌化运营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品牌标识、包装和宣传语,以及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可以提升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福建平和的琯溪蜜柚以“绿色、健康、美味”为品牌定位,设计了简洁明了的品牌标识,以绿色为主色调,突出生态环保的特点。包装上印有琯溪蜜柚的产地、品种、采摘时间等信息,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同时,品牌宣传语“琯溪蜜柚,甜在心头”深入人心,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品牌设计中,可以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根据当地的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设计。例如,品牌标识可以融入当地的自然景观或文化符号,如山水、古建筑等;包装设计可以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品牌宣传语要简洁易记,富有感染力,能够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质量把控同样重要。浙江安吉的白茶产业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当地制定了白茶种植、采摘、加工的技术规范,要求茶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同时,建立了茶叶检测中心,对每一批次的茶叶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品质。通过质量把控,安吉白茶获得了多项国际国内认证,成为高端茶叶品牌。

在质量把控方面,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每一批次的产品建立档案,记录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例如,通过二维码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报告。同时,定期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四)市场拓展:线上线下,合作共赢


市场拓展是乡村产业品牌化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产业合作,可以提升产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广西桂林的荔浦芋产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线上,通过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与淘宝、京东等平台合作,将荔浦芋销售到全国各地。线下,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特产店等合作,设立荔浦芋销售专区。同时,荔浦芋还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提升了产业的经济效益。

在拓展销售渠道时,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邀请网红或当地农民作为主播,介绍荔浦芋的种植过程、营养价值等,吸引消费者购买。同时,与物流企业合作,优化物流配送方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产业合作也是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湖北潜江的小龙虾产业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地与海底捞、小龙坎等知名餐饮品牌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的小龙虾原材料。同时,潜江还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小龙虾美食之旅”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在当地品尝小龙虾美食,参观小龙虾养殖基地,体验小龙虾文化。通过产业合作,潜江小龙虾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在产业合作中,可以建立产业联盟,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例如,组织养殖户、加工企业、销售商、餐饮企业等成立产业联盟,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品牌推广策略。同时,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招商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文化品牌的传承:从历史中走向未来


文化品牌是乡村品牌化运营的灵魂。通过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活动,传播文化品牌,可以赋予乡村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传承并重


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品牌的基础。乡村的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俗活动、民间传说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为乡村文化品牌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江西婺源的篁岭村以徽派建筑和梯田花海为特色,定位为“晒秋文化体验地”。当地将自然景观与徽派文化相结合,打造了“篁岭晒秋”文化品牌。在秋季,村民会在自家的屋顶、晒架上晒满辣椒、稻谷等农作物,形成独特的“晒秋”景观。同时,当地还修缮了徽派古建筑,开发了民俗博物馆,展示徽派文化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自然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篁岭村成为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自然景观与文化融合方面,可以开发文化主题的自然景观。例如,在梯田中种植具有文化寓意的花卉图案,如“福”字、“寿”字等;在古建筑中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同时,通过文化故事的讲述,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福建永泰的爱荆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当地通过修缮保护,将其打造成“古民居文化博物馆”。在修缮过程中,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古建筑的原貌。同时,通过文化展览、民俗活动等方式,展示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作品,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传统建筑保护中,可以建立古建筑保护基金,用于修缮和维护古建筑。同时,邀请专业的古建筑修复专家进行指导,确保修缮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此外,可以开发古建筑文化研学活动,让游客和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了解古建筑的保护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文化产品开发:创意与实用的结合


文化产品是乡村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可以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贵州丹寨的万达小镇以苗族文化为特色,开发了一系列文化产品。例如,设计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如苗族银饰、刺绣手帕、蜡染围巾等;编写了《丹寨苗族文化》书籍,介绍苗族的历史、民俗、艺术等内容。同时,小镇还开发了文化演出产品,如《锦秀丹寨》大型苗族歌舞表演,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示苗族文化的魅力。

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可以与当地的手工艺人合作,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产品。例如,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适合年轻人消费的文化产品。同时,通过文化故事的讲述,为文化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例如,开发具有科技元素的文化产品,如智能文化纪念品、虚拟现实文化体验产品等,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通过文化产品的品牌化运营,提升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文化活动举办:体验与互动的盛宴


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品牌的重要展示平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云南大理的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当地通过举办三月街活动,展示白族的民俗文化。在活动期间,有白族歌舞表演、民族服饰展示、传统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还设置了白族特色美食街,游客可以品尝到白族的三道茶、乳扇等美食。通过三月街活动的举办,大理的白族文化品牌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在文化活动举办中,可以提前进行活动策划和宣传推广。例如,提前发布活动海报、宣传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活动现场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民俗技艺体验、民族服饰试穿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可以通过活动直播、媒体报道等方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的创新设计,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例如,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虚拟现实文化体验活动、线上文化互动游戏等,吸引年轻游客。同时,通过文化活动的品牌化运营,提升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文化品牌传播与教育:让文化生生不息


文化品牌的传播与教育是乡村文化品牌化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传播和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安徽黄山的宏村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和古村落文化为特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品牌传播。当地与影视制作公司合作,拍摄了多部以宏村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卧虎藏龙》等,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提升了宏村的知名度。同时,宏村还与旅游网站合作,开展线上旅游推广活动,通过旅游攻略、游客评价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文化品牌传播中,可以与文化机构、媒体合作,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例如,与博物馆、艺术馆合作,举办文化展览;与媒体合作,开展文化专题报道。同时,通过文化故事的讲述,增强文化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湖南凤凰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通过文化教育,培养了一批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传承人。当地在中小学开设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课程,邀请老艺人进课堂,向学生传授技艺。同时,还建立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基地,为传承人提供创作和展示的平台。通过文化教育,不仅传承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还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在文化教育中,可以建立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文化培训和传承活动。例如,邀请文化专家和传承人举办讲座、培训班,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艺。同时,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结语与展望


乡村品牌、产业品牌和文化品牌的打造,是乡村品牌化运营的三大支柱。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有效的品牌传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配套,乡村可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选择主导产业、整合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和加强产业合作,乡村产业品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举办文化活动、传播文化品牌和开展文化教育,乡村文化品牌可以实现传承与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品牌化运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通过乡村品牌、产业品牌和文化品牌的协同发展,乡村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乡村品牌的崛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