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融合模式与路径: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产融合需要创新的模式和路径。镇书记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融合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首先,要推广“农业 +”模式。例如,“农业 + 旅游”可以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某镇建设了农业观光园,让游客体验采摘水果、蔬菜的乐趣;开发乡村民宿,提供特色住宿服务。“农业 + 文化”可以将农业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文化体验项目。例如,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发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体验等项目。“农业 + 养生”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养生度假项目。例如,开发森林康养基地,提供养生食谱、养生理疗等服务。
其次,要探索“接二连三”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向前延伸到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向后拓展到销售、服务等第三产业。例如,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当地的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同时发展电商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如水果罐头、蔬菜干等;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确保产品的新鲜度。
最后,要利用“互联网 +”模式。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例如,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农产品专卖店,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数字营销,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加工工艺等内容,吸引消费者关注。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为三产融合保驾护航
三产融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保障。镇书记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三产融合保驾护航。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立三产融合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例如,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购置补贴、乡村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产融合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推出“三产融合贷”,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例如,某镇争取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建设了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配备了冷链物流车辆。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减少农产品的损耗。例如,建设粮食仓储库、水果冷藏库等。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简化三产融合项目的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设立项目审批服务窗口,集中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制定三产融合项目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例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乡村旅游项目给予土地使用优惠。建立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定期走访项目企业,了解项目进展和需求。
通过和美乡村打造、乡创运营以及三产融合的全方位推进,镇书记可以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这不仅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创新的模式,更需要镇书记的担当和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