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污水处理
处理方式:根据农户居住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居住的农户以三格式化污池为基础进行处理,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户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设施建设: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定期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例如,定期清理化粪池,检查污水处理站的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具体措施:
污水管网设计:根据村庄的地形和污水排放情况,设计合理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收集。
设施建设与维护: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水质监测:定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4. 水体整治
治理体系:建立农村水体治理体系,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农村水体纳入整治范围,落实管护责任,科学设置“一长两员”(河湖长、保洁员、监督员)。河湖长负责统筹协调水体治理工作,保洁员负责日常清理,监督员负责监督治理效果。
整治措施:清理水体周边垃圾、淤泥,种植水生植物,投放生态浮岛,改善水质。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水体达到相应标准。例如,在池塘中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质。
责任落实:明确河湖长、保洁员、监督员的职责,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清理与治理:定期清理水体周边的垃圾和淤泥,种植水生植物,投放生态浮岛,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水质监测:定期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确保水体达到相应标准。
5. 绿化亮化
绿化工程:实施“和美乡村路”建设工程和“绿满村庄”工程,引导农户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压缩垃圾杂物堆放空间,发展庭院经济。例如,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蔬菜、花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收入。
亮化工程:在村庄进出口、公共区域配置路灯,采用太阳能路灯或节能路灯,确保夜间照明。结合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安装视频监控探头,提升村庄安全水平。例如,在村口安装太阳能路灯,既能节省能源,又能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性。
绿化设计:根据村庄的地形和景观需求,设计合理的绿化方案,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的花草树木。
亮化设施:安装路灯和视频监控探头,确保村庄的夜间照明和安全监控。
宣传引导:通过宣传栏、广播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绿化和亮化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乡村生活的“软实力”
公共服务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公共服务能够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
1. 硬件建设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集办公、服务、活动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等设施。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村民办理各类事务的便民窗口。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备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等,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村民爱护环境。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文化广场、舞台、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村民文化娱乐需求。例如,定期在文化广场举办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配备合格的村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例如,村卫生室可以开展常见病的诊治、健康体检、疫苗接种等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例如,通过法律援助帮助村民解决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
设施建设:根据村庄规模和需求,合理规划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确保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如村医、文化管理员、法律服务人员等,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活动开展: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文化演出、健康讲座、法律咨询等,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 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布局:按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设立文化实践基地,培育多元化乡土人才。例如,建设非遗文化体验馆,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文化活动开展:组建群众性文化队伍,如广场舞队、文艺表演队等,定期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农民丰收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文化品牌培育: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培育乡村文化品牌,如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文化节等。例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节,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设施布局:根据村庄的文化需求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文化设施,确保设施的分布合理、功能齐全。
活动组织: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民俗展示、非遗传承活动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品牌打造:挖掘和培育当地的文化品牌,通过宣传推广和活动策划,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产业培育:激发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1. 挖掘特色资源
自然资源:依托当地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例如,打造生态果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乡村民宿等。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