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整村”与“运营”的双重逻辑:和美乡村系统振兴的底层密码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9-14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整村”与“运营”的双重逻辑正逐渐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底层密码。这一逻辑不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思路,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本文将从资源整合、产业协同、顶层设计、专业人才、模式创新、数字化赋能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整村”与“运营”双重逻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与深远意义。

一、整村逻辑:系统整合与协同发展

(一)资源整合:唤醒沉睡的乡村资产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土地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分散且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村”逻辑,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建立资源数据库,为后续的整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例如,浙江德清县的“两山银行”模式,通过整合乡村的生态资源,将其打包成生态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生态旅游、高端民宿等产业,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转化。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精准梳理与评估是关键。对山林、河流、湖泊等生态资源进行生态价值评估,对古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价值鉴定,对土地的肥力、面积、分布等进行详细测绘和分析。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将闲置的资源转化为可经营的资产。比如,一些乡村将闲置的农房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流转给专业运营公司,打造民宿集群,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图片

以浙江德清县的“两山银行”为例,当地政府首先对乡村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价值评估,包括森林覆盖率、水质、土壤肥力等指标。然后,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生态资源的“资产包”。这个“资产包”吸引了多家社会资本的关注,他们看到了乡村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纷纷投资建设生态旅游项目和高端民宿。

在具体操作中,德清县的“两山银行”还引入了专业的评估机构,对每一块土地、每一栋闲置农房进行详细的评估。这些评估不仅考虑了资源的自然属性,还结合了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开发价值。例如,对于一些靠近景区的闲置农房,评估机构会根据其位置、面积、建筑风格等因素,给出合理的估值,并设计出适合的开发方案。

通过这种精准的资源整合和评估,德清县的乡村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产,还为后续的市场化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资源的整合和评估,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产业协同:构建乡村产业生态链

乡村产业的发展不应孤立进行,而应通过“整村”逻辑,构建产业生态链,实现多产业协同发展。以“一产提质、二三产融合”为方向,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新型业态,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一产提质”方面,通过引入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打造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衢江区通过“农业+科技”模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发展农产品电商,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在衢江区的实践中,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和精准施肥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衢江区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例如,当地的一些农民合作社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和特色水果,如有机草莓和高山蓝莓。这些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化运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获得了更高的附加值。

在“二三产融合”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食品、保健品等。同时,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例如,浙江一些乡村通过“乡村+研学”模式,打造了一批乡村研学基地,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通过“乡村+康养”模式,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养生。

以浙江安吉县为例,当地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安吉的白茶不仅以鲜叶形式销售,还被加工成茶饮料、茶保健品等多种产品。这些深加工产品不仅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图片

同时,安吉县还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例如,当地的一些村庄通过打造“茶旅融合”项目,将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乡村民宿等元素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这些新型业态不仅增加了乡村的产业附加值,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与系统设计

“整村”逻辑强调从乡村的整体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例如,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居住区、农业区、旅游区等。通过系统设计,将乡村的生态、文化、产业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浙江莫干山的“生态合伙人”模式为例,通过建立“自然基底+文化基因+创新网络”的“三螺旋模型”,将乡村的生态、文化、产业等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了乡村的系统性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莫干山的乡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产业兴旺,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