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乡村运营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者进入乡村,如何让这些“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成为乡村发展的一部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让“新村民”不再是“异乡人”,而是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一、明确角色定位与增强认同感
(一)重新定义新村民
在乡村运营中,新村民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新村民不应仅仅是短期居住或工作的外来者,而应是乡村发展的长期参与者。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新村民的标准。除了在乡村工作、创业或生活超过半年及以上的时间要求外,还应考虑其对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贡献。例如,积极参与乡村公益活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等行为,都应作为认定新村民的重要参考。
以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文化村为例,这里有许多来自不同城市的新村民。他们不仅在这里居住,还积极参与乡村的文化活动和社区建设。良渚文化村通过建立“村民公约”和“村民荣誉制度”,将新村民的贡献纳入评价体系,增强了新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此外,还可以根据新村民的不同背景和参与乡村事务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如将从事农业生产的归为“农业新村民”,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归为“文创新村民”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支持。例如,对于“农业新村民”,可以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土地流转支持;对于“文创新村民”,可以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咨询和市场推广服务。
(二)宣传与教育
宣传与教育是增强新村民认同感的重要手段。利用村内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传统渠道,以及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新村民的先进事迹和对乡村的贡献。例如,制作新村民创业故事的短视频,定期在村内广播中播放新村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录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原村民更好地了解新村民,还能增强新村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同时,组织原村民参加关于新村民贡献的专题讲座或培训,邀请新村民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增进原村民对新村民的了解和认同。例如,上海市青浦区的金泽镇,定期举办“新村民故事分享会”,邀请新村民讲述他们在乡村的创业经历和生活感悟,原村民通过这些分享会,对新村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此外,开展“新老村民一家亲”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原村民树立包容和接纳新村民的观念,营造欢迎新村民的氛围。例如,江苏省苏州市的同里古镇,通过举办“新老村民文化节”,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乡村美食大赛等活动,让新老村民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和友谊。
二、建立组织与增强凝聚力
(一)成立新村民组织
新村民组织的建立是增强新村民凝聚力的关键。借鉴上海市太平村、浙江省潜东村等的成功案例,成立新村民党支部、管理委员会或“第二村委”等组织,为新村民提供交流和发挥才能的平台。新村民组织应设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包括负责人、委员等职位,由新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例如,新村民党支部可以设立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位,负责组织的日常运作和活动策划。
以浙江省宁波市的东钱湖镇为例,该镇成立了“新村民管理委员会”,由新村民选举产生委员,负责新村民的登记管理、权益维护、活动组织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新村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乡村事务,表达自己的诉求,增强了新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明确新村民组织的职责和权限,使其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如新村民管理委员会可负责新村民的登记管理、权益维护、活动组织等工作,同时有权向村“两委”提出建议和意见。例如,东钱湖镇的新村民管理委员会定期向村“两委”提交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两委”根据这些建议调整乡村发展规划,确保新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二)开展集体活动
开展新老村民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是增强新村民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活动应结合新老村民的兴趣和需求,精心策划。例如,文化节可以包括传统民俗表演、新村民创业成果展示等内容;运动会可以设置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的竞赛项目,让新老村民共同参与。
以福建省厦门市的海沧区为例,该区定期举办“乡村文化节”,活动内容包括传统民俗表演、新村民创业成果展示、乡村美食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新老村民能够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此外,海沧区还举办“乡村运动会”,设置传统体育项目如拔河、跳绳等,以及现代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等,让新老村民在运动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收集新老村民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今后的活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活动对新老村民关系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新村民融入乡村的效果。例如,海沧区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收集新老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反馈调整下一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新老村民的融合。
三、改革制度与保障权益
(一)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是保障新村民权益的重要措施。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让新村民享受与村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解决其住房难、社会保障等问题。在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建立新村民户籍档案管理系统,详细记录新村民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和管理。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