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乡村运营避坑指南 04:忽视资源禀赋评估——没有核心吸引物,一切都是空谈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18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乡村运营的漫漫征程中,资源禀赋评估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乡村的未来发展精准导航。倘若忽视了这一关键环节,乡村运营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难以抵达成功的彼岸。资源禀赋评估不仅能够帮助乡村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能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规划,乡村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资源禀赋评估的重要性

资源禀赋是乡村与生俱来的独特财富,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资源等诸多方面。它是乡村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游客、发展产业的基石。例如,一些乡村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山峦起伏、溪流潺潺,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有的乡村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建筑、悠久的传说,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些资源禀赋如同珍珠般散落在乡村的各个角落,等待着被挖掘、被整合、被利用。通过全面、深入的资源禀赋评估,能够清晰地了解乡村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从而为乡村运营找准定位,规划出符合乡村特色的发展路径。

以浙江安吉的鲁家村为例,鲁家村在运营初期,通过全面的资源禀赋评估,发现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鲁家村地处安吉县的山区,拥有大片的竹林和清澈的溪流,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此外,鲁家村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如古老的水车、传统的竹编工艺等。通过科学的评估,鲁家村确定了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打造了“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发了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如水果采摘农场、蔬菜农场、野山茶农场等。这些农场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还结合了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乡村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事活动。如今,鲁家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

资源禀赋评估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能够帮助乡村找到核心吸引物,还在于它能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评估,乡村可以合理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确保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鲁家村在开发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鲁家村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图片

二、忽视资源禀赋评估的常见陷阱

(一)盲目跟风,缺乏特色

在乡村运营中,如果忽视了资源禀赋评估,很容易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看到别的乡村发展农家乐火爆,便也一窝蜂地跟上,却忽略了自身乡村的资源特点。结果,千篇一律的农家乐模式,缺乏独特性,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新鲜感和与众不同的体验。如果乡村没有自己的核心吸引物,无法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那么游客自然不会为这样的乡村运营项目买单。

以某北方乡村为例,看到南方乡村的农家乐生意火爆,便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家乐。然而,由于该乡村地处北方,冬季寒冷漫长,且缺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农家乐在冬季几乎无人问津。夏季虽然有一些游客前来,但由于缺乏特色,游客体验感差,口碑不佳,最终导致农家乐经营惨淡,投资难以收回。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不仅浪费了资金,还可能导致乡村运营的失败,使乡村陷入困境。

 (二)资源浪费,投入无果

不了解乡村的资源禀赋,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比如,一个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错误地将资金投入到与之不匹配的产业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型游乐设施,但乡村的地形地貌并不适合开展此类项目,最终导致设施闲置,资金打水漂。这种资源错配的情况,不仅浪费了资金,还可能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色,使乡村运营陷入困境。

以某山区乡村为例,该乡村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清澈的溪流,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项目。然而,在运营过程中,乡村管理者没有进行科学的资源禀赋评估,错误地认为建设大型游乐设施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于是,投入大量资金在山林中建设了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由于山林地形复杂,游乐设施的建设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最终,这些游乐设施因游客稀少而闲置,资金投入无法收回,乡村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这种资源浪费的行为不仅对乡村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对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运营无序,难以持续

没有核心吸引物的乡村运营,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市场的大浪中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运营方向和核心竞争力,乡村运营项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难以吸引持续的客源。长此以往,乡村运营将陷入无序状态,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一些乡村在运营过程中,频繁更换运营项目和主题,今天搞乡村旅游节,明天又搞农产品展销会,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让游客摸不着头脑,也难以积累忠实的客户群体。

以某南方乡村为例,该乡村在运营过程中,频繁更换运营项目。最初,乡村管理者认为举办乡村旅游节可以吸引游客,于是投入大量资金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然而,由于缺乏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节的吸引力有限,游客数量未达预期。随后,乡村管理者又决定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但同样由于缺乏特色和品牌效应,展销会效果不佳。频繁更换运营项目不仅浪费了资金,还让游客对乡村的运营方向感到困惑,难以形成稳定的客源,最终导致乡村运营陷入困境。这种运营无序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乡村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乡村的运营项目无法持续,使乡村的发展陷入停滞。

 三、如何做好资源禀赋评估

(一)全面调研,挖掘资源

组织专业的团队对乡村进行全面的调研。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历史,从民俗文化到生态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深入走访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对乡村资源的认知和记忆。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对乡村的自然资源进行精准测绘和分析。在调研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那些被忽视的资源。可能是一片古老的树林,隐藏着丰富的生态故事;也可能是一处废弃的古宅,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只有全面挖掘乡村的资源禀赋,才能为乡村运营提供丰富的素材。

以福建永泰的月洲村为例,月洲村在运营初期,组织了包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在内的专业团队,对乡村进行全面调研。团队深入走访了月洲村的每一个角落,发现月洲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桃花溪穿村而过,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水上桃花源;同时,月洲村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如张圣君祖殿、永泰古庄寨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月洲村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竹编工艺等。通过全面调研,月洲村挖掘出了丰富的资源禀赋,为后续的乡村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资源。例如,月洲村有一片古老的树林,这片树林不仅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还承载着村民的许多美好回忆。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团队了解到这片树林曾是村民举行传统仪式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于是,这片树林被纳入了乡村运营的规划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文化体验区。通过全面调研,月洲村不仅挖掘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还发现了一些具有重要生态和文化价值的被忽视资源,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专业评估,确定优势

邀请专业的评估团队,对挖掘出的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从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可开发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例如,对于自然景观资源,要评估其在区域内的独特性,是否具有不可复制性;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要评估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以及保护状况。通过专业的评估,确定乡村的核心资源禀赋,明确乡村运营的核心吸引物。同时,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规划出合理的开发强度和保护措施,确保在开发过程中既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又能保护好资源的可持续性。

以江西婺源的篁岭村为例,篁岭村在运营过程中,邀请了专业的评估团队对乡村的资源禀赋进行科学评估。评估团队发现,篁岭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梯田花海,每年春季油菜花盛开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与古村落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同时,篁岭村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如徽派民居、古祠堂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专业评估,篁岭村确定了以“梯田花海 + 古村落”为核心吸引物的运营方向,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今,篁岭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

在评估过程中,团队还对篁岭村的生态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篁岭村的梯田花海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梯田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同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评估团队建议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梯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规划游客的活动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规划,篁岭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在确定核心吸引物的基础上,对乡村的资源禀赋进行整合。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整体。例如,如果乡村的核心吸引物是历史文化,那么可以将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条历史文化体验线路。游客可以在参观古建筑的同时,欣赏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参与民俗活动,全方位感受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品牌,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以浙江桐庐的荻浦村为例,荻浦村在运营过程中,将古建筑、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等进行了有机整合。荻浦村拥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如古戏台、古祠堂、古民居等;同时,荻浦村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跳竹马、剪纸、刺绣等;此外,荻浦村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溪流清澈,绿树成荫。通过整合这些资源,荻浦村打造了一条历史文化体验线路,游客可以在参观古建筑的同时,欣赏民俗表演,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此外,荻浦村还开发了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如采摘有机蔬菜、品尝农家美食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通过资源整合,荻浦村打造了“荻浦古村”品牌,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荻浦村还注重与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荻浦村与周边的几个乡村共同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联盟,整合了各乡村的特色资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游客可以在联盟内自由选择不同的乡村体验项目,享受一站式的乡村旅游服务。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荻浦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共同繁荣。

 四、资源禀赋评估的长期价值

(一)助力乡村品牌建设

通过资源禀赋评估,乡村能够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品牌。以浙江德清的莫干山镇为例,莫干山镇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资源禀赋评估,莫干山镇确定了以“民宿 + 休闲度假”为核心的品牌定位,打造了“莫干山民宿”品牌。如今,“莫干山民宿”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通过品牌建设,莫干山镇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莫干山镇注重提升民宿的品质和服务水平。通过培训民宿经营者,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游客在莫干山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同时,莫干山镇还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此外,莫干山镇还制定了严格的民宿管理标准,确保民宿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推广,莫干山镇的民宿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

(二)促进乡村产业协同发展

资源禀赋评估不仅有助于乡村核心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以云南大理的双廊古镇为例,双廊古镇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资源禀赋评估,双廊古镇确定了以“民族文化旅游 + 休闲度假”为核心产业,同时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今,双廊古镇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双廊古镇注重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通过培训从业人员,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游客在双廊古镇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同时,双廊古镇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如民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此外,双廊古镇还注重与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双廊古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共同繁荣。

(三)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资源禀赋评估能够帮助乡村在开发过程中合理规划和保护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四川阿坝的桃坪羌寨为例,桃坪羌寨拥有独特的羌族建筑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资源禀赋评估,桃坪羌寨在开发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破坏羌族建筑和民族文化资源。如今,桃坪羌寨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同时羌族建筑和民族文化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桃坪羌寨注重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通过培训从业人员,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游客在桃坪羌寨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同时,桃坪羌寨还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如羌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此外,桃坪羌寨还注重与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桃坪羌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共同繁荣。

五、案例分析:浙江临安的白牛村

白牛村位于浙江临安,曾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近年来,白牛村通过科学的资源禀赋评估和有效的运营,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

(一)资源禀赋评估

白牛村在运营初期,组织了专业的团队对乡村进行全面调研。调研发现,白牛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白牛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同时,白牛村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如白牛古桥、白牛古宅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白牛村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如白牛舞、白牛歌等。通过专业评估,白牛村确定了以“自然景观 + 历史文化 + 民俗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运营方向。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资源。例如,白牛村有一片古老的竹林,这片竹林不仅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还承载着村民的许多美好回忆。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团队了解到这片竹林曾是村民举行传统仪式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于是,这片竹林被纳入了乡村运营的规划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文化体验区。通过全面调研,白牛村不仅挖掘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还发现了一些具有重要生态和文化价值的被忽视资源,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二)资源整合与品牌打造

白牛村在确定核心吸引物的基础上,对乡村的资源禀赋进行了整合。将白牛溪、古建筑、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了有机组合,打造了一条历史文化体验线路。游客可以在参观古建筑的同时,欣赏民俗表演,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全方位感受白牛村的历史文化魅力。此外,白牛村还开发了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如采摘有机蔬菜、品尝农家美食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通过资源整合,白牛村打造了“白牛古村”品牌,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白牛村还注重与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白牛村与周边的几个乡村共同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联盟,整合了各乡村的特色资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游客可以在联盟内自由选择不同的乡村体验项目,享受一站式的乡村旅游服务。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白牛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共同繁荣。

(三)运营与管理

白牛村在运营过程中,注重游客体验和服务质量。通过培训村民,提升村民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确保游客在白牛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同时,白牛

村还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此外,白牛村还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白牛村还注重与游客的互动和反馈。通过建立游客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体验项目。例如,白牛村根据游客的反馈,增加了夜间民俗表演的场次,丰富了游客的夜间体验。同时,白牛村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如白牛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营,白牛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如今,白牛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高。白牛村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资源禀赋评估和有效的运营管理。通过全面调研、专业评估和资源整合,白牛村找到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实现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与展望

乡村运营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而资源禀赋评估是这场旅程的起点。只有重视资源禀赋评估,找准核心吸引物,才能为乡村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乡村在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通过全面调研、专业评估和资源整合,乡村能够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更多的乡村能够在运营过程中重视资源禀赋评估,避免陷入盲目跟风、资源浪费和运营无序的陷阱,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