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民宿经济: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活化的双引擎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2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当今时代,民宿经济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活化的舞台上绽放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民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一)经济层面:多元增收与产业融合

 1. 增加农民收入

民宿经济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浙江莫干山,许多农民将闲置房屋出租给民宿经营者,每年可以获得数万元的租金收入。这种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莫干山的“裸心谷”民宿项目,通过与当地农民签订长期租赁合同,每年支付高额租金,让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如此,一些民宿项目还采用“公司 + 农户”的模式,农民以土地、房屋等入股,每年可以获得分红。

贵州安顺的浪塘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村民以土地入股,与企业合作打造民宿,每年每户可获得数千元的分红,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让农民成为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民宿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从房屋改造、装修到日常的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都需要村民参与。四川成都的明月村在发展民宿经济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村民在民宿及相关产业中就业,月收入可达 3000 - 5000 元。

图片

明月村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民宿,不仅提供了客房服务岗位,还开设了陶艺工坊,聘请当地村民作为陶艺师傅,教授游客陶艺制作,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这种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让村民增加了收入,还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让乡村重新焕发出活力。

民宿经济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游客在住宿过程中,往往会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云南大理的民宿会销售当地的鲜花饼、扎染手工艺品等,这些产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当地产品的知名度。

大理的“理想邦”民宿,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将新鲜的鲜花饼和扎染手工艺品摆放在民宿的公共区域和客房内,供游客购买。民宿还会定期举办农产品市集,邀请当地农民展示和销售自家的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

 2. 促进产业融合

民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升级。在江苏无锡的田园东方,民宿与当地农业相结合,形成了休闲农业的新模式。游客可以在民宿周边体验农事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这种“民宿 + 农业”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还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

田园东方的“拾房村”民宿,游客可以在民宿周边的果园采摘新鲜水果,还可以参与农产品的加工和制作,如制作果酱、酿酒等,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

同时,“民宿 + 文创”“民宿 + 康养”等模式也在各地蓬勃发展。浙江松阳的民宿与设计师合作,开发了一系列以松阳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竹编灯具、陶瓷餐具等,这些产品不仅提升了民宿的文化内涵,还促进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通过与设计师合作,将当地的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竹编灯具和家居用品,深受游客喜爱。福建武夷山的民宿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中医药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康养项目,如温泉疗养、中医养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了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

武夷山的“武夷山温泉度假村”民宿,结合当地的温泉资源,开发了温泉疗养、中医推拿等康养项目,成为当地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民宿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入。在浙江桐庐,当地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资民宿,形成了多个民宿集群,如莪山畲族乡的民宿集群,吸引了超过 10 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这些社会资本的流入,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同时,民宿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这些年轻人带回了新的理念和技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西婺源的返乡创业青年创办的“花田溪”民宿,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优质的服务,成为当地知名的民宿品牌,带动了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

(二)社会层面:设施改善与社区凝聚

 1. 改善基础设施

民宿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为了方便游客进出,乡村的交通设施得到了加强。浙江丽水的松阳在发展民宿经济后,修建了多条通往乡村的道路,改善了乡村的交通条件。

图片

例如,松阳的“陈家铺”民宿,位于山区,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民宿经济,修建了一条通往民宿的盘山公路,方便游客进出。同时,为了满足游客的通讯需求,乡村的网络信号得到了加强,宽带网络覆盖更加广泛。四川成都的明月村在发展民宿经济后,加强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民宿的发展还带动了乡村餐饮娱乐设施的完善。

浙江莫干山在发展民宿经济后,周边出现了许多特色餐厅、咖啡馆和酒吧,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餐饮娱乐选择。例如,莫干山的“清境”民宿,周边有多个特色餐厅和咖啡馆,游客可以在住宿之余,享受美食和咖啡。

 2. 增强社区凝聚力

民宿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乡村社区的凝聚力。民宿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村民的共同参与,这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贵州安顺的浪塘村在发展民宿经济后,村民共同参与民宿的建设和运营,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共同管理民宿项目,增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浪塘村的民宿合作社定期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民宿还可以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主体,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浙江松阳的民宿经营者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参与乡村规划等方式,提升了乡村的治理水平。一些民宿还会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如乡村音乐会、民俗表演等,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例如,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定期举办乡村音乐会,邀请当地村民和游客共同参与,增进了村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提升村民素质

民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民宿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浙江桐庐在发展民宿经济后,组织了多次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提升了村民的职业技能水平。

例如,桐庐的“富春江”民宿,定期邀请专业的服务培训师,为村民提供客房服务和餐饮服务培训,提升村民的服务水平。民宿的发展还促进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村民可以了解外界的信息和文化,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素质。云南大理的民宿经营者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文化理念,提升了自身的经营水平。

大理的“理想邦”民宿,经营者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学习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民宿打造成一个集住宿、餐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提升了民宿的竞争力。

(三)文化层面:传承复兴与形象重塑

 1. 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

民宿经济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提供了重要平台。民宿可以将地方民俗重新活跃起来。四川成都的明月村的民宿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川剧表演等,让地方民俗重新焕发生机。一些民宿还会邀请当地的民俗艺人来民宿表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地方民俗的魅力。

明月村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民宿,定期邀请当地的川剧艺人来民宿表演,游客可以在住宿过程中欣赏到精彩的川剧表演。民宿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浙江松阳的民宿通过展示和销售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竹编、木雕、陶瓷等,传承了传统工艺。一些民宿还会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来民宿开展手工艺体验活动,让游客学习和体验传统工艺。

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定期邀请当地的竹编艺人来民宿开展竹编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在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竹编工艺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2. 重塑乡村文化形象

民宿经济的发展重塑了乡村的文化形象。民宿通过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浙江莫干山的民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宣传当地的乡村文化,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形象。

莫干山的“裸心谷”民宿,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民宿的发展增强了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贵州安顺的浪塘村在发展民宿经济后,村民通过参与民宿的建设和运营,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乡村文化,增强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浪塘村的村民在参与民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增强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片

二、民宿经济推动文化遗产活化

 (一)静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 保护传统建筑

民宿的建设和运营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浙江松阳,当地民宿经营者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对一些废弃的老屋进行修缮和改造,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结构。

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通过与专业建筑团队合作,对废弃的老屋进行修缮,保留了传统的夯土墙和木雕工艺,让老屋重新焕发生机。一些民宿还会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如夯土墙、木雕等,传承了传统建筑技艺。民宿的使用让传统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四川成都的明月村的民宿通过合理利用传统建筑,使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维护,避免了因无人使用而坍塌的命运。

 2. 展示文化遗存

民宿可以将传统建筑作为文化展示空间,展示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浙江桐庐的民宿通过在民宿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建筑模型、历史照片、文化故事等,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桐庐的“富春江”民宿,通过在民宿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建筑模型和历史照片,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了解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民宿还可以将一些文化遗存作为展品,展示在民宿的公共区域或客房内。

浙江松阳的民宿通过展示当地的陶瓷、木雕等文化遗存,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文化。例如,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通过在客房内展示当地的陶瓷工艺品,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动态文化遗产的活化与传承

 1. 文化体验与参与

民宿可以将地方非遗技艺融入生活装饰或开设体验工坊,让游客参与和学习当地文化。浙江松阳的民宿通过开设竹编、木雕等非遗技艺体验工坊,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学习和了解当地的文化。

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定期开设竹编体验工坊,邀请当地的竹编艺人来民宿教授游客竹编技艺,游客可以在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竹编工艺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民宿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让游客参与和体验当地文化。四川成都的明月村的民宿通过组织民俗活动、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

明月村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民宿,定期组织川剧表演和陶艺制作活动,游客可以在活动中欣赏到精彩的川剧表演,还可以亲手制作陶艺作品,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文化活动与节日传承

民宿可以将传统节庆转化为年度主题活动,提升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浙江桐庐的民宿通过举办“桐庐民俗文化节”,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桐庐的“富春江”民宿,每年都会举办“桐庐民俗文化节”,邀请当地的民俗艺人和村民共同参与,展示当地的舞龙、舞狮、川剧等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民宿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和展示活动,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浙江松阳的民宿通过举办“松阳传统手工艺展览”,展示当地的竹编、木雕、陶瓷等传统手工艺,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每年都会举办“松阳传统手工艺展览”,邀请当地的竹编艺人、木雕艺人和陶瓷艺人来民宿展示他们的作品,让游客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图片

 3. 文化教育与传播

民宿可以打造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平台,吸引高校开展下乡合作,实现艺旅协同发展。浙江松阳的民宿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文化遗产教育活动,让高校学生在民宿中学习和研究当地的文化遗产。例如,松阳的“云上平田”民宿,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项目,邀请高校学生来民宿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水平。

民宿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文化遗产。浙江桐庐的民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宣传当地的文化遗产,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桐庐的“富春江”民宿,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关注和体验。

民宿经济在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活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民宿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化遗产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