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业态打造“乡村宿集”集群,规划森林康养民宿,探索“生态+健康”路径
深耕温泉·百千万行动者说【第一期】 赵珊珊 一泉温润滋养一方热土,千万步履勾勒振兴新篇。在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百千万行动者",他们或是扎根田间的新农人,或是创新突破的创业者,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在从化温泉镇的山水间,有这样一位“新农人”——赵珊珊。她身兼数职,是园溪文旅等企业的CEO,积木物语农文旅品牌的拓荒者,双岗建功的民进会员。当城市的目光开始重新审视乡村,她已带着跨界的勇气与深耕的执着,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乡村振兴的独特故事。 01 让“沉睡”果园,迸发新生机 2020年末,赵珊珊偶然邂逅从化温泉镇桃莲村一处30亩的废弃果园。杂草丛生、设施荒废的景象,没能拦住她探索的脚步。“乡村的闲置资源,是等待激活的宝藏。”她带着团队,以“美学+自然”为画笔,耗时一年零三个月,在旧果园里“种”出了“积木物语·斑斓露营基地”。 从荒芜到繁茂,这片土地见证着她的执着。项目开业即爆火,不仅登顶“广州网红民宿排名第一”,还连续两年摘下民宿界“黑松露”露营奖,成了广州首个获此殊荣的文旅项目。曾经的“沉睡资源”,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趋之若鹜的“诗与远方”,也为乡村闲置资产盘活,打出了漂亮的样板。 02 以产业融合,拓宽振兴路 在赵珊珊的乡村振兴蓝图里,“单一”是最该被打破的词。2023年12月,占地28亩的“积木物语·多米农场”开门迎客,作为广州首家体感式美学农场,它以亲子互动、农耕体验为核心,迅速冲上大众点评“广州亲子活动热门榜第一”。萌宠互动区里的欢声笑语,手作工坊里的专注神情,自然课堂上的求知目光,让这里日均接待超千人,成了从化亲子旅游新地标。 2024年,她又把目光投向品牌版图拓展。计划流转土地,拟投3500万元建精品度假民宿和乡村咖啡品牌,推动项目从“传统郊野游模式”向“社交平台”转型,整合私域流量与森林浴场资源,开发“旅居+旅游”多元线路,推出微度假乡村生活方式,主打暑假荔枝节等节点,带动片区营收超200万元。在她看来,乡村产业不该是“孤军奋战”,而要像拼图一样,把农业、文旅、康养一块块嵌合,拼出产业融合的新图景。 03 政企村协同,共唱“振兴歌” 在温泉镇森林浴场新乡村示范带开发中,赵珊珊创新的“政府搭台+企业运营+村集体参与”模式,成了乡村发展的“粘合剂”。政府投入超1.4亿元完善管网下地、环境整治等基建,园溪文旅携手桃莲村、中田村等强村公司成立合资运营公司,企业注资4000万元推动产业融合,村集体以资源入股。三方拧成一股绳,打破传统政企合作壁垒,让政府的规划力、企业的运营力、村集体的资源力,化作乡村发展的合力。 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目标,她推动农、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搭建“从化红柿”“大红桂味”等农产品品牌,让农产品溢价超30%;整合业态打造“乡村宿集”集群,年引游客超20万人次;规划森林疗愈步道、康养民宿,探索“生态+健康”路径。她还坚持“运营前置”,借专家规划、自媒体宣推,让项目持续曝光超万次,吸引品牌入驻,把“流量”实实在在变成“留量”“销量”。 04 赋乡村以能,绘就共富图 赵珊珊的乡村振兴故事里,“人”始终是最亮眼的注脚。积木物语系列项目和示范带开发,给当地造出超70个固定岗位,吸引20余名大学生返乡。借“百企兴百村”行动,她和桃莲村签三年协议,帮扶资金350万元。作为“百千万工程”实践基地负责人,她每年组织高校学生下乡,培养过百名“新农人”,让青春力量在乡野扎根。 文化治理中,她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提交提案推动露营产业用地政策优化,解决农文旅新业态办证难题,免费给村民做民宿设计培训,带动村民改造闲置房;引入综艺拍摄,让乡村文化借荧幕“破圈”。 05 向未来进发,赴振兴之约 谈及未来,赵珊珊的眼神里满是期待。短期,她要完成精品民宿、乡村咖啡馆建设,上线“积木物语”小程序、专属荔枝狂欢季拉开序幕,启动“新村民合伙人计划”,让乡村成“创客天地”;中期,构建“一轴一带两环四片”格局,培育森林浴场荔枝红柿产业IP,让村集体收入“涨起来”;长期,她要把示范带打造成大湾区“生态振兴标杆”,输出“从化模式”,让农民年均收入破4万,让乡村基建、服务追上城市脚步。 从产业园到乡野间,赵珊珊用跨界勇气与深耕执着,在从化温泉镇播下振兴种子。一个个爆款项目激活乡村资源,创新模式打通城乡要素,她让“废果园”变“网红地”,“空心村”焕发生机。正如她所言:“乡村振兴不是单人冲锋,是政企民共唱的合唱。”她带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在乡村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答卷,而流溪河畔的振兴画卷,正跟着她的脚步,徐徐铺展,愈发鲜亮 。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