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巴州区:以“林”为基  绘就“林+旅+康”融合新蓝图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1-05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巴中市巴州区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根基,以森林康养产业为引擎,深化“林+旅+康”多元融合,通过创新机制、丰富业态、效益共享,走出一条“生态筑基、产业赋能、多方共赢”的林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先后培育云上青山、天马山等一批林旅融合标杆项目,推动森林资源从“绿起来”向“美起来、富起来”转变。


以国家储备林为核心,筑牢融合发展“生态底盘”

巴州区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林旅融合的“第一阵地”,通过科学规划、机制创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规划引领,构建融合新体系。锚定29万亩国家储备林总目标,分三期统筹推进,结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与“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深度融合,推动林地资源从分散管理向集中集约经营,让林农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林旅融合奠定资源与主体基础。


机制破题,凝聚合力强推进。创新“1234”工作策略:构建“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林农”1个联动机制,凝聚三方资源合力;成立区政府协调、主管部门指导2个专班,强化跨部门协同;严把设计、施工、质量3个环节,确保项目高标准落地;紧扣细化责任、量化任务、优化方案、统筹调度4个抓手,破解实施难题,让储备林建设既守好“生态底线”,又搭好“产业平台”。


效益先行,激活资源高价值。在南阳国有林场打造2000亩高标准储备林基地,推行“优化结构、提质增量”经营方针,既提升大径级用材林与珍贵树种培育水平,又拓展多元收益渠道——实现木材销售收入20万元,将基地纳入碳汇开发储备,带动20余户群众就近务工,发放劳务报酬80余万元,完成“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绿色转化,为林旅融合提供“效益支撑”。


以森林康养为引擎,丰富融合发展“业态矩阵”

立足“林旅相辅、以旅促林”理念,以森林康养为核心,推动“林+”多业态延伸,以“业态矩阵”带动“品牌效益”大提升。累计建成各级森林康养基地32个,其中国家森林养生基地1个、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单位3个、省级基地3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4个,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四级品牌矩阵,让“巴州森林康养”成为区域名片。


规划优化,拓展融合空间。确立“四区九群多点”全域森林康养布局——城郊山地文体型、北部高山疗养型等“四区”划分功能分区,山地运动、自然教育等“九群”聚焦特色业态,“多点”依托巴山新居、产业园培育民宿康养点,让林旅融合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覆盖”。


基建升级,畅通融合脉络。打通巴中—南阳—柳岗等4条康养旅游环线,实现天马山、化湖等重点景区“水、电、网络、电视、通讯”全覆盖;升级景区道路、游客中心等设施,让“进得来、游得畅、住得舒”成为林旅融合的基础保障。


业态创新,延伸融合链条。

——“林+文化”:云上青山基地打造西部首个曲艺主题儿童乐园,挖掘巴州地域文化,推出特色餐饮、曲榭民宿,让游客在森林中体验传统文化。


——“林+康养”:结合巴药资源,研发温泉药浴、巴药膳食等养生产品,天马山怡心庄园(森林温泉度假酒店)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节假日客房入住率达70%。


——“林+研学”:4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串联森林研学线路,开展生态科普、农事体验活动,实现“寓教于游”。


——“林+文创”:开发“巴州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将森林资源与地方特色转化为可带走的“文旅记忆”。


以利益共享为目标,释放融合发展“动态红利”

始终把“百姓富”作为林旅融合的落脚点,通过项目带动、产业联动,让群众共享生态与发展成果。


项目带动,激活旅游消费新动能。云上青山基地自2023年运营以来,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0万元,带动周边8个村庄百余家农户参与林旅产业,农户通过提供农产品、民宿服务等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30万元;青包山村依托基地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国家储备林+林旅”推动乡村振兴的标杆。


产业驱动,形成“旅+N”发展新业态。天马山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了占地1900亩的五彩生态体验茶园,引入3条现代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将茶叶种植、精深加工、茶文化体验以及康养旅游等多个元素相互协调,实现了“旅+茶”的完美融合,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00万元大关。同时,建设优质粮油园区、畜牧水产业园区、绿色蔬菜园区、中药材及小水果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实现“旅+粮油”的互动发展。


利益联动,探索“合作社+农户”融合新模式。始终把群众增收放在“旅+”发展首位,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共赢模式。如南阳风情小镇投入1900万元建成运营,通过举办森林康养文化旅游周、民俗展演等活动,丰富休闲、购物、娱乐业态,带动周边群众从事餐饮、零售等行业;天马山森林康养项目累计接待考察团、会议团队等超万人次,间接带动就业岗位数百个,让“守着青山能致富”成为现实。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