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乡村运营:渐进式发展的三阶段路径探索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1-20 | 225 次浏览 | 分享到:

同时,推动不同业态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产品等,提升乡村业态的整体竞争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计家墩理想村,村里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开发了农事体验项目,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让游客在体验农事活动的同时,也能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此外,村里还与当地的艺术家合作,打造了文化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深受游客喜爱。

(二)开发和推广销售本地产品

开发和推广销售本地产品是乡村运营的重要环节。以连平为例,围绕灯舞连平IP,构建文创产品、文创空间等支撑体系,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开发中,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具体来说,村里组织当地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设计了一系列具有灯舞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灯舞玩偶、灯舞挂件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深受游客喜爱。同时,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村里与专业的设计团队合作,对产品的包装进行了精心设计,使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图片

在产品推广销售方面,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扩大本地产品的销售范围。一些乡村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将本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推向全国市场。例如,连平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了官方旗舰店,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产品介绍,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此外,组织村民参加各类展销会、农产品推介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当地的农产品展销会,展示和销售村里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

(三)举办相关活动

举办相关活动是吸引游客、增加乡村人气的有效手段。以龙游县举办的“二十四风物节”为例,该活动通过展示乡村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增加了乡村的人气和活力。具体来说,活动期间,村里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表演、农产品展销等,让游客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文化魅力。

此外,面向周边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如连平面向周边50万研学客群,提供非遗文化、自然教育、红色研学三大类主题研学内容体验,打造乡村研学体系。具体来说,村里与当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研学课程,如非遗文化体验课程、自然教育课程等,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村的文化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图片

三、平台和品牌运营阶段

(一)构建乡村服务体系

在业态和产品运营取得一定成效后,乡村运营进入平台和品牌运营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构建乡村服务体系,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生产服务方面,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设立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帮助村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成立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为村民和创客提供小额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解决他们的资金难题。

例如,在浙江省的某个乡村,政府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定期邀请专家为村民举办技术培训讲座,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村里还设立了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引进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帮助村民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制作水果干、蔬菜酱等,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村里还成立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为村民和创客提供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服务,解决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

在生活服务方面,完善乡村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例如,村里新建了乡村卫生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村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村里还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厅等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村里还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二)助力村民、创客更好发展

构建乡村服务体系的目的是助力村民、创客更好发展。打造乡村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客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例如,一些乡村建立了电商创业孵化园,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办公场地、网络设备、创业培训等,帮助他们顺利开展电商创业。在孵化园里,大学生们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地和网络设备,还可以参加由专业导师举办的创业培训课程,学习电商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孵化园还为他们提供了创业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

图片

此外,搭建村民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也至关重要。通过组织村民与企业开展农产品订单合作,实现产销对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例如,村里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合作,签订了农产品订单合同,企业按照村民的种植计划,提前预订农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渠道。同时,村里还与高校的农业科研团队合作,开展新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研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