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漫游印记—高维明艺术展》在我院美术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我院与著名国际策展人、艺术家唐亮老师共同策划,汇聚艺术家高维明女士近年创作的钢笔画、油画棒及钢笔淡彩等精品力作,生动呈现其跨越东西方艺术语境的创作探索。学院领导、艺术界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共襄盛举,见证这场艺术与心灵的对话。
开幕式参与人员: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壁画学会理事、皇家国际钢笔画艺术家协会执行主席、东南艺术馆馆长、国际策展人唐亮;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赵建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天津美协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水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珠江艺术学院院长滑寒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承德市文联副主席、承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李一维;皇家国际钢笔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艺术系副系主任郑昌辉;承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承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秘书长,钢笔画艺委会主任黄利平;中国林业出版社融媒体出版中心主任、编审,天津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吴卉;中国林业出版社小途工作室负责人黄晓飞; 城市速写北京主理人飞猫;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世哲;皇家国际钢笔画艺术家协会会员、画家张卫平;德国沃尔茨谷创始人、主案设计师谷志超先生;鲁本斯画材董事长石丽群特派代表周青先生;北京大学教职工绘画艺术协会负责人、北大继续教育学院教师熊瑛女士、学院师生、社会艺术爱好人士。 1 开幕仪式:学术与情怀交融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代表学院致开幕辞。他高度评价高维明女士“以笔为舟,漫游艺术之境”的创作精神,称其钢笔画兼具细腻的线条张力与深邃的人文关怀,油画棒作品则充满诗意的色彩表达,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哲思。李迪华副院长强调,北大始终秉持“以美育人”的理念,此次展览既是学院推动艺术与学术融合的实践,亦是对高维明女士艺术成就的致敬。 致辞后,李迪华副院长郑重为高维明女士颁发办展邀请函,寄望未来深化合作。 2 业界赞誉:艺术生命的力量 我院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唐亮老师以“艺术与生活的双向奔赴”为视角,在画展开幕式上发表精彩致辞。唐亮老师赞誉高维明作品“将日常化为永恒,赋予平凡以灵光”,其创作不仅是对技法的突破,更是对生命热忱的真诚书写。他表示,作为本次画展的策展人,他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艺术盛宴中来,他希望这次画展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热爱,推动中外艺术交流。 紧接着,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赵建峰先生也进行了精彩致辞。赵建峰先生特别提及高维明钢笔淡彩系列,称其“以东方意蕴为骨,西方技法为翼”,在流动的水色与刚劲的线条间构建出独特的美学世界。 随后,天津美协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刚教授发表致辞并感慨:“小尺幅中见大境界,高维明的画作让人驻足凝视,因其笔触间流淌着对世界的深情。” 3 艺术家心声:以艺术致谢时代 高维明女士在致谢环节深情回顾创作历程。她坦言,此次展览是“半生艺术求索的凝练”,每一幅作品皆是对旅途、自然与人间烟火的深情凝望。 为感念学院支持,她特别捐赠钢笔画代表作《新加坡》予我院永久收藏;同时高维明女士也希望这幅作品能够成为北大艺术收藏中的一份子,见证她与北大的深厚情谊。 该作品曾获国际奖项,以极致的细节与光影叙事,承载着艺术家对多元文化的思考。作为横跨中西艺术领域的践行者,高维明身兼中国壁画学会会员、皇家国际钢笔画艺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其作品始终以“沟通东西、对话心灵”为使命,此次展览亦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4 展览启幕:共赴艺术漫游 在嘉宾与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高维明女士与李迪华、唐亮、赵建峰、王刚、李一维、吴卉等嘉宾共同为展览剪彩。 随后,艺术家亲自导览,带领观众步入“漫游印记”的创作世界。展厅内,高维明女士的钢笔画作品以纤毫毕现的笔触唤醒乡愁,油画棒作品以斑斓色块传递生命悸动,观者无不驻足凝思,赞叹作品“既有理性的严谨,又有感性的温度”。 高维明女士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她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更传递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感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漫游印记—高维明艺术展》将会继续传递着艺术的力量和温暖,激励着更多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 5 展览意义:美育薪火相传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高维明女士艺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我院践行“以艺术滋养学术,以文化启迪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展览将持续至3月22日,诚邀各界人士莅临品鉴,感受艺术对心灵的浸润与唤醒。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