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乡村振兴示范带与片区化组团发展: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4-04 | 2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片区化组团发展成为重要的实践路径。这些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协同发展,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抓好顶层设计中的科学规划和布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前提。科学规划不仅是乡村发展的蓝图,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一、明确发展目标与定位:为乡村发展锚定方向

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片区化组团发展的核心在于明确目标与定位。科学规划需要立足于乡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方向。

(一)深入调研,摸清家底

在规划初期,必须对乡村进行全面的调研,包括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现状、文化传统等。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的瓜山“未来社区”,在规划前对当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该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和产业单一的问题。基于这些调研结果,规划团队明确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后续的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因地制宜,精准定位

明确目标后,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定位。例如,张掖市甘州区速展村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通过科学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集新型社区、现代农业、田园休闲、生态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带。这种精准定位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活力,还为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动态调整,适应变化

乡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规划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例如,一些乡村在发展初期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渐向农旅融合、文化创意等多元化产业转型。通过动态调整规划,乡村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科学规划能够优化乡村的空间布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村庄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能够实现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一)土地利用规划:盘活闲置资源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资源,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嵊州市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时,编制了《嵊州市和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7年)》,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每个创建村进行科学规划,突出历史传承、自然禀赋和文化积淀等要素。通过这种规划,嵊州市将闲置的宅基地、荒地等转化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用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村庄布局优化:提升整体形象

村庄布局的优化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例如,北京市在“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中,通过高标准编制示范片区规划实施方案,推动村庄渐进式有机更新,建设花园村庄。这种规划注重村庄的风貌设计和空间布局,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共建共享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科学规划能够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例如,环云湖片区通过供水管网、自行车赛道等基础设施共建,加快宁波市两新红领学院扩容,走出了一条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和谐共治的新路。这种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增强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协同发展。科学规划能够整合乡村的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一)产业融合:拓展乡村经济边界

产业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科学规划,乡村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嵊州市通过片区化打造,形成了“田园梦”“越剧源”“长桥粮”等各具特色的组团,实现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这种产业融合不仅拓展了乡村经济的边界,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二)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经济名片

特色产业集群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规划,乡村能够整合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魏县漳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坚持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优化示范带内村镇布局。通过这种规划,漳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手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三)创新驱动: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创新驱动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科学规划,乡村能够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激发经济活力。例如,瓜山“未来社区”通过打造数字化治理平台,整合人、房、企、事、物五大要素,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治理能力,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强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科学规划能够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乡村能够实现城乡资源的共建共享。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