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避免盲目跟风与冒进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村集体从业者可能会出现盲目跟风、冒进发展的现象。例如,看到其他地方发展某种产业取得了成功,就盲目跟风引进,不考虑本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或者在产业发展中急于求成,过度扩张规模,导致项目失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村集体从业者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入调研本地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本地的产业项目。同时,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产业,通过发展多元产业,降低产业风险,实现乡村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防范集体经济风险
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一些村集体从业者可能会忽视集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和债务问题。例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盲目投资一些高风险项目,导致集体经济亏损;或者在项目建设中,缺乏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导致项目难以持续运营,甚至出现债务危机。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村集体从业者必须强化集体经济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确保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健全集体经济项目的风险评估机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同时,要加强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确保集体经济的财务安全。
(四)传承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撑。然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些村集体从业者可能会忽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例如,为了追求现代化建设,盲目拆除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或者在文化传承中,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乡村文化逐渐失去活力。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村集体从业者必须加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通过建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对传统村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同时,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创新和转化,通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移风易俗
乡村社会风气是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然而,在一些乡村地区,仍然存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不仅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村集体从业者必须重视移风易俗工作,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的综合治理。通过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对不良风气的约束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
(六)加强协同合作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推进。然而,一些村集体从业者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与上级部门、驻村工作队不配合的问题。这种不协同、不配合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效率,还可能导致一些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因此,村集体从业者必须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同时,要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县域干部和村集体乡村振兴从业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通过避免上述问题,切实履行职责,才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生态与文化传承,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