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胜浩:关于温州西部生态农业休闲产业的发展建议
来源:中国景观网
|
作者:胡金
|
发布时间: 2018-09-21
|
18636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21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主席会议在温州市政协机关三楼主席会议室召开,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新荣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胜浩作了发言
9月21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主席会议在温州市政协机关三楼主席会议室召开,围绕“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开展专题协商等进行。与会人员发言期间,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新荣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胜浩作了“关于温州西部生态农业休闲产业的发展的相关建议”的发言。 方胜浩会上发言
他指出,在领导高度重视和科学谋划下,温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及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推进速度,确保了各地项目按计划完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仍存在多方面问题如,项目类型占比不均衡、示范带产业带中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部分村庄垃圾处置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足、个别项目投资进度与实际进展形象不符合、个别项目推进力度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他在发言中给出了自己的参考意见,如下:
一、加强区域发展战略分析,总体定位,规划设计方案,产业发展战略、项目规划、规划实施与造价估算等。并对产业发展内容从区域一体发展角度分析论证,提出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休闲农业产业的总体规划思路,发展定位,农业农村的整体空间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景观节点等进行统筹规划。
二、推动经营模式多样化。
1、个体农户经营模式: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的"农家乐"就是这一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主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2、农户+农户模式: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组合,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只是通过农户间的合作,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有示范农户带动下,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了"一户一特色"的规模化产业,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顺利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3、公司+农户模式: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与合作。这种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
三、健全休闲农业规划思路,集合农业产业、村镇体系、城乡统筹、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多学科的发展的规划,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是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编制内容不能简单套用模式,应该根据不同村镇发展情况有针对性提出编制内容。
四、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五、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要求,实现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全覆盖并长效运营管理;要立争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稳居全省领先、全国前列;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以绿色崛起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推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落实。产业优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为要求,构建以休闲旅游、生态休闲农业为主导的生态休闲经济体系。把生态休闲产业成为实现西部绿色崛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继续做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
七、促使农业多产化形成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
八、造就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景区化,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