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2年1月上)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2-01-20 | 74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小刊》,内容为近期的法规动态、新闻广角栏目,以供参考。欢迎大家订阅和咨询,订阅方式请查看文末。

通知要求,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将深化调查成果的质量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国家级核查评价设省级及县级新增建设用地图斑、补充耕地图斑2个单项差错率和变更图斑总体差错率,共3项指标(数据库质检不通过的,按调查错误计入相应的差错率),3项差错率均低于2%的县级成果为合格,县级不合格数量不大于省内县数5%的省级成果为合格。为确保审批权下放试点省份基础数据真实性,对试点省份的县级评价要求提高至3项差错率均不高于1%。


自然资源部推出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的通知》(第三批)(以下简称《通知》),向各地推荐11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这11个典型案例分别是: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和碳汇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建立水基金促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一二三产融合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吉林省抚松县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广东省南澳县“生态立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冯家江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德国生态账户及生态积分案例、美国马里兰州马福德农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澳大利亚土壤碳汇案例。


 “北京2000坐标系”2022年1月1日启用

北京市新一代测绘基准“北京2000坐标系”于2022年1月1日启用。新的测绘基准将为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及时、高效、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服务,更加有利于北京市时空数据与国家、周边省市时空数据的相互转换、融合共享,有效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2000坐标系”将按照“由内而外、稳步转换、急用先行、方便快捷、统一应用”的总体思路开展推广应用,与现行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1年。全市现有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业务系统,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坐标系并逐步转换到“北京2000坐标系”;2023年1月1日后北京市现行的北京地方坐标系统将停止使用,新生产的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地理信息系统全部采用“北京2000坐标系”。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委托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北京2000坐标系”启用工作的技术支持单位,将为各相关单位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坐标转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


3部门发出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发出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明确认定条件,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开展遴选认定。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合作社和带头人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广泛吸纳就业。充分发挥非遗工坊优势,将其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加工制造等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为当地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


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21—2025年)》

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库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库区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库区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库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重点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二是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四是推进库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提升库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支援方包括21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中央和地方相关国有企业;受援方包括三峡库区19个县(区)。


六部门联合发布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

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污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落实《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做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

方案明确,以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地区、水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在典型代表性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基础好、再生水需求量大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试点目标是到2025年,在再生水规划、配置、利用、产输、激励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续、可推广的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缺水地区、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应分别达到35%、45%和25%以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