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2-02-18 | 105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新办2022年2月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文化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负责人介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关情况。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主席台(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已经正式印发,今天的吹风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吹风会的是: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先生,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先生,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女士,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负责人邱汝女士。下面,先请王爱文先生作情况介绍。


[民政部副部长 王爱文] 

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对城乡社区服务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基本情况。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社区考察,要求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十三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创新、锐意奋进,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党领导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持续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逐步提高,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二是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办理、代办等服务,公共事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办理更加便捷,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三是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5.7%。四是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三五”期末,全国社区工作者达到433.8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7.3万,主要城乡社区提供各类专业服务。五是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互联网+社区商业服务”加速推进,全国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初步实现信息集中汇聚、统一管理、动态更新。

“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框架,《“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从完善服务格局、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数字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等7个方面的主要指标,确定了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4项行动计划,以及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1个重大工程。总的来看,《规划》体现了“两个聚焦、两个坚持”的鲜明特点:一是聚焦群众期待。《规划》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紧扣就业优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城市、农村不同需求,大力提升城市社区就业承载力,着力补齐农村地区社区服务短板,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规划》重点强化应急管理、风险防控、医疗卫生、社会心理服务等方面短板弱项,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四是坚持创新发展。《规划》注重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作用,推动社区服务向主体多层、功能集聚、模式便利方向发展。我们相信,《规划》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社区更有温度。我先介绍这些,谢谢!


[邢慧娜]

谢谢王爱文副部长的介绍。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刚王爱文副部长介绍了《规划》当中的一些主要指标还有行动计划等,我想再请问,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如何规划和布局的?谢谢。


[王爱文]

谢谢你的提问,下面我简要回答一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社区服务的内容覆盖、服务水平、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划》积极回应这些需求,围绕基层治理新任务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既明确了场地、设施、人员、服务对象和投入这些方面的“硬件”要素,也规划了社区服务项目、活动、载体、机制等“软件”设施要求,可以说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具体体现在:

第一,在服务内容上,强调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安民服务一体推进。一是强化为民服务的功能,主要是集中在“七有两保障”上。重点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文体活动有服务等,这里面还包括了14个行动计划,都是在社区层面群众能直接享受到的服务。二是强化便民服务功能。主要是社区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和商业服务事项两大类。推进水、电、气等社区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和各类商业服务事项进社区,鼓励市场、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态,鼓励发展社区物业、维修、家政、餐饮、零售、美容美发等生活性服务业在社区发展。三是强化安民服务功能,主要涉及社区平安建设的各项服务。强化社区平安、应急能力建设以及社区心理服务供给。加强村(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完善微型消防站(点),支持各类专业组织和机构在村(社区)开展心理服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