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2-02-18 | 105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新办2022年2月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文化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负责人介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关情况。

第二,在服务方式和主体上,强调构建多方参与格局、创新服务模式。《规划》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服务主体上,强调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引导市场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多方参与格局。在服务方式上,强调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居民互助服务均衡发展。鼓励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提供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完善村(居)民互助服务机制,引导村(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提高互助服务水平。在服务模式上,强调完善服务统筹、即时响应等机制,健全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调查评估制度,推广“好差评”评价激励制度,促使社区服务更精准地适应群众需要。

第三,在服务保障上,强调经费、政策、人才和信息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在经费保障上,要按规定落实政府经费安排,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社区服务和建设,确保村(社区)组织有钱为民办事,有条件为民办事。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倾斜。在上海、浙江、成都等地,通过社区慈善捐赠,民营企业和热心支持社区建设的人,投入建立了社区基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优惠政策上,要落实城乡社区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用工保险和社会组织登记等优惠政策。社区服务网点的水、电、气、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在人才建设上,明确实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教育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到村和社区就业和创业,也鼓励大学生们到社区见习。在信息支撑上,注重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促进社区家庭联动智慧服务生活圈发展,同时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的需要,也要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设立无障碍的信息服务,这些都在《规划》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常说“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和社区服务有关的一共有20多个部门,今天5个部门在这里,各个部门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社区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现在的发展现状如何?以及它在维护老百姓健康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十四五”期间有怎样的工作计划?谢谢。


[王爱文]

这个问题请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的傅卫专员回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 傅卫]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都知道,病有所医,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一直把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国家卫生健康委始终把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作,经过多年持续努力,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首先,覆盖城乡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98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5万个,乡镇卫生院3.58万个,村卫生室60.8万个,基本实现了城乡基层社区的全面覆盖。二是基层卫生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到2020年底,全国基层卫生人员超过了430万人,其中执业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增加到了153万人,基层的430万人里面还包括100多万乡村医生。这些基层人员无论从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也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三是基层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内涵和水平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在进一步提高,以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不断探索家庭病床服务、上门巡诊服务以及慢性病长处方的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在持续提升。四是基层服务量在持续增加,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在不断加强。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超过了41亿人次,除了门诊医疗服务以外,基层每年还管理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了3500万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超过了1亿人。以乡村街道为单位预防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特别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基层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社区疫情防控、隔离场所管理、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工作,经受住了考验和检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从整体上来说,在我们全局工作中还是短板弱项,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重点是在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立足于平急结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预防职责,持续提升基层的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动基层发热诊室设置和规范管理,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协助做好社区疫情隔离管控等,协同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普遍达到能力基本标准。深入推进城市医联体、农村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更好地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医防结合、分级诊疗的新格局。三是以人才为核心,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人员培训、对口支援这样的综合措施,为基层提供更多人才保障,积极组织发动城市公立医院在职医生和退休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四是以健康为中心,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在“十四五”期间,要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壮大医师队伍,完善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提升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满意度。不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化和加大应用,更好促进医防融合。深入推进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五是完善卫生健康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基层卫生发展的合力。大力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这项工作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共同推进,使得公共卫生委员会能够在卫生宣教、服务评议、防疫应急等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老龄化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是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围绕着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所要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谢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