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2-02-18 | 105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新办2022年2月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文化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负责人介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关情况。


[中国新闻社记者]

《规划》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蓝图,请问在贯彻落实上有哪些具体安排?谢谢。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 陈越良]

感谢您的关注。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也是各部门工作落实的支撑。做好社区服务工作,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民政部门是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牵头统筹协调部门,下一步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一道,齐心协力,大力推动《规划》落实落地。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各地抓紧出台“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形成中央层面和省级层面有机衔接的规划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积极引导政府基本建设、财政支出,乃至社会力量在社区层面的投入。二是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扎实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养老服务、未成年关爱、助残服务等14个子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党对社区服务的领导,完善社区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托幼、就业等服务品质。三是开展相关试点示范建设。引领推动社区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实施社区服务设施化建设试点行动,组织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现代社区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社区服务数字化场景。四是推进城乡社区法治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目录及准入制度,全面规范清理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事项,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服务群众。修订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社区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及认证办法,完善村、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领域社会服务信用管理体系,鼓励制定社区服务标准,研究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标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居民隐私保护。五是做好规划实施监测工作,发挥城乡社区治理议事协调机制作用,定期组织开展评估,做好跟踪指导和分析研判等工作。健全完善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拓展调查方式,精准了解群众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满意度等情况,为更好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社区服务的温度,提供科学依据。社区事务很多、很繁杂,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为此我们还将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进社区,引导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发展,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资源联动开展服务,完善多方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格局。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高涨,打造群众身边文化圈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文化和旅游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十四五”期间还将推出哪些文化惠民措施?谢谢。


[文化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 李宏]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说,现在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持续提升。一是有文化场馆可去。通过扎实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国建成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约有94%的县(市、区)建成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分馆数量3.2万个,93%的县(市、区)建成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分馆数量4.9万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一大批特色的文化空间遍布城乡社区。二是有文化活动可参加。各地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广场舞、乡村“村晚”、“大家唱”歌咏活动等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支持鼓励群众自办活动、自娱自乐。今年全国各地开展“欢乐过大年 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截至初六共举办了9千多场,老百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的人数达到了9250万,活动将持续到元宵节,欢迎大家关注。三是有文化服务可享受。中央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全国省市县三级普遍制定实施标准或者服务目录,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受读书看报、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借助各级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化服务,城乡群众能够同步欣赏到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优质的公共数字产品。“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改革,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设施布局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激发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办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把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体量做大、网络织密。在服务优化方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与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合作,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效益,推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强化文明实践功能。在产品供给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加快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谢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