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规划》中提出,“十四五”将增强城乡社区服务供给,补齐服务短板,请问目前存在哪些短板,具体将如何补?补短板的达标标准是什么?谢谢。 [欧晓理] 谢谢你的提问。一个社区如果没有服务的话,这个社区是没有灵魂的。社区只有植入有效的服务,才能温暖群众、凝聚人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补齐城乡社区服务短板,推动多层次多样化为民服务下沉社区。具体来说,主要想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做工作。一是补齐公益性、基础性社区服务短板。在过去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仅仅停留在“发通知”“开证明”的服务层面,有的社区配备了一些沙盘模型、LED显示屏,修了展览馆,但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基本的便民服务却缺失。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拥军、文体服务有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十四五”时期,特别是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二是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新时代的社区,是面向全龄人口的美好生活共同体,每一个社区居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视、被满足。所以,我们要坚持全龄友好理念,以家政进社区为牵引,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健康、文化、体育、维修、助餐、零售、美容美发等社区服务,构建24小时生活链和15分钟生活圈。要做到这一点,很关键的就是有一大批从事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企业,让每一个细分的领域、每一个生活细节、每一个日常难题都能找到专业的市场主体来承接,形成“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相互配套、相得益彰的社区产业生态。同时,我们还要推动各地落实好水电等各项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也鼓励他们采取积极地减免租赁费用,让进社区的企业能够降低成本、轻装上阵。三是关注特殊困难人群的日常需求。从“十四五”开始到2035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空巢、留守、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人,需要我们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我们要聚焦特殊困难人群的日常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助餐服务,这是老年人、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定要保障好。我们不能够在最基本的需求没有保障好之前先去搞“诗和远方”,不能让城里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成为“需求孤岛”,也不能让农村老年人八九十岁高龄还要自己劈柴做饭。我们要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能达到100%。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鼓励“三孩”政策背景下,养老托幼服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态?谢谢。 [王爱文] 养老和托育也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养老和托育服务事业,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养老和托育服务,是我们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内容。刚才欧司长已经从补短板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回答,国家卫健委也作了一些回答,养老方面也有一个专项规划,对养老服务做出了更全面的部署,谢谢。 [欧晓理] 我补充回答一下你的提问。“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0个指标,其中,养老有一个指标,托育有一个指标,所以“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在推动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时,要求各地要拿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据我了解,有30个省(区、市)组织制定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规划》提出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请问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城乡社区服务体制,相关部门有何规划举措?谢谢。 [王爱文]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简单做一个回答。如何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好地赋能社区治理,赋能社区服务,让群众更多的事情能够在身边办、网上办、掌上办,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十四五”规划作了明确,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也提出了要求。下一步,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建制度。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文件,对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便民惠民的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作出部署,其他的相关部门都围绕着通过网络化的形式怎么把服务输送到社区、输送到居民身边,也有不同的规划和措施。二是定标准。我们筹建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化工作组,下一步将推动智慧社区建设的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抓试点。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和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地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改造社区设施环境和文化,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社区服务场景化、数字化。四是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经验。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方面都有着很成型的做法,绝大部分的居民事务都能做到网上办、掌上办,我们也在总结这些方面的经验。下一步,民政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征集一批这些方面优秀的基层智慧治理的案例,挖掘一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通讯设备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优化社区服务的好经验,把它推出去,加强这方面的经验交流,通过经验带动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不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