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浙江省新果园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来源:浙江省林技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2-05-06 | 4952 次浏览 | 分享到:

04

市场导向作用明显

市场的价格效益对新发展果园的影响较大,新发展果园更倾向于高效益品种。如阳光玫瑰葡萄,2015—2017年产地收购价不到10元/kg,新发展面积较平稳,2017年之后收购价上升到20元/kg以上,精品果甚至达到120元/kg,新发展面积激增,2020年新发展面积较2017年增长9倍。红美人柑橘种植初期,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优势不明显,后研究总结出设施完熟栽培等关键技术,果实品质明显提升,平均亩效益在8万元以上,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市场价格不高的椪柑等品种,发展面积明显减缓。


04/浙江省新果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新果园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01

缺乏科学规划成为新发展的痛点

一些地方在果园发展中缺乏科学指导,只看重果树品种的优良品质特性和当时的市场价格,忽视了品种适应性,对当地的气温、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果树品种的正常生长结果,未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一些非适宜区盲目大规模引种发展非适栽新优水果品种,导致一些优良品种生产不出优良品质,市场竞争力下降,遇到低温等自然灾害,抗冻能力弱,冻害受灾严重,不利于水果产业健康发展。

02

良种繁育体系滞后成为新发展的难点

果树作为多年生作物,优质良种苗木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浙江省现有果树良种繁育体系已落后于现代果业生产要求,虽建有几个果树良繁基地,但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种苗繁育以企业主体或种苗大户为主。种苗生产、经营管理不到位,种苗市场出现品种名称混乱、苗木纯度和质量不规范、种苗供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保障新果园的正常发展需求。

03

种植成本增加成为新发展的堵点

近年来,水果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紧缺造成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据调查,目前水果生产每个成年劳动力价格比10年前增长1倍以上,为120~140元/d,盖膜、剪枝等工种劳动力价格高达300元/d。在葡萄等果树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已占到水果生产成本的50%以上,农忙时期还存在雇工难等问题。同时,生产投入品如种苗、农药、肥料等农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水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新果园的发展。


05/发展对策建议

浙江省新果园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浙江省水果产业发展要以“精品果业”为目标,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做大品牌,拓展市场,加大特色水果开发,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注重质量安全,倡导农旅结合,培育产业主体,全面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提升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01

重视科学发展,合理规划定位

各地在新果园发展中,要科学制定水果发展规划,优化水果产业布局,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根据区位特点和气候条件,按照“适种适地适栽”原则,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发展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名特优新品种,呈现不同区域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提升特色化水平。要兼顾经济和社会因素,合理布局,利用现代设施栽培等新型栽培模式,适度发展适合休闲观光的新兴水果产业。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优化全省水果结构,对一些市场热门品种要做好科学论证,综合考虑品质特性、市场效益、地域适应性和技术可行性等要素,切忌盲目发展,减少种植风险。

02

加快品种培优,规范种苗产销

要加强现代化果树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重视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特别是一些珍稀特色地方品种。强化果树良种选育平台,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种、选育,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果树品种改良与结构调整,提高果树良种覆盖率。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果树良种苗木的繁育和推广,保证水果生产绿色发展需求,重视果树无病毒苗木的繁育与生产应用。规范水果种苗生产、经营,加大对企业、专业合作社或种苗大户为主的专业育苗基地的管理。

03

加强技术研究,提升标准化水平

水果生产务必做到“良种良法”,新发展果园在重视选择优新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根据优新品种的特点,总结制定相配套的技术管理措施,确定合理的栽培模式,确保生产的果实具有优良的品质特性。研发创制高端农机装备和适宜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创新推广应用土壤改良培肥、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用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收贮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推动水果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促进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助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