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包满珠
来源:首席顾问 | 作者:史沁艳 | 发布时间: 2021-09-03 | 12066 次浏览 | 分享到:

简介

博士及博士后,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分享诺贝尔奖。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中国政府专家组成员,2007年小组成员分享诺贝尔和平奖。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园林植物育种学、花卉学、园林学进展、园林植物品种分类学、园林学研究进展。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兼职

包满珠教授包满珠教授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常务理事;

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花卉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观赏植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武汉市花木协会副理事长;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园艺学报》副主编,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中国农业科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委。

折叠编辑本段工作经历

包满珠包满珠

1980-1984 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获园林学士学位;

1991年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园林植物博士学位,导师陈俊愉教授;

1994-1995 年由国家公派赴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1998-1999 年在荷兰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做高级访问学者 6 个月;

2002 年 10 月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研究(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学校系主任出国计划资助);

1993 年晋升副教授, 1995 年晋升教授。

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领域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

主要包括悬铃木、枫香等园林树木开花结果的分子调控及无球果育种、梅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矮牵牛、三色堇、石竹、百日草、孔雀草、羽衣甘蓝等主要草花的制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地锦、草坪草生物技术改良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等。

折叠编辑本段贡献

包满珠包满珠

先后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际科学基金(IF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农业部 948 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 20 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鉴定科研成果 2 项,申请国家专利 4 项。

折叠编辑本段课程

园林植物育种学、花卉学、园林学进展、园林植物品种分类学、园林学研究进展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项目

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新世纪教改项目,2001-2005,主持

园林植物类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校级,2006-2008,主持

园林植物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校级,2001-2004,第二

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湖北省教委,1995-2000,第二

折叠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鉴定科研成果 2 项,申请国家专利 4 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获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1 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2 次。主编、参编、主译专著及教材 10 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1999 年入选湖北省“ 111 人才工程”, 2002 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7 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论文

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构想. 新世纪 新观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83-85

折叠编辑本段表彰

1. 2004年“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 2005年《花卉学》教材获华中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主编)

3. 2004年 获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指导奖

4. 2000年“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折叠编辑本段科研项目

包满珠教授应邀在求实楼讲授《园艺案例—花卉品种的培育及产权问题》。Bbh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包满珠教授应邀在求实楼讲授《园艺案例—花卉品种的培育及产权问题》。Bbh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

《园艺案例—花卉品种的培育及产权问题》1. 梅花种质资源收集及遗传多样性评价国际科学基金(IFS)

2. 香石竹、矮牵牛花色的基因工程调控国家基金 1997-1999

3. 梅花种质资源的 RAPD 分析 湖北省基金 1998-2000

4. 梅花种质资源及其近缘种的 RAPD 分析 武汉市晨光计划 1998-2000

5. 香石竹抗衰老基因及其配套技术引进林业部 948 项目 1999-2001

6. 梅花露地催延花期技术研究 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99-2002

7. 梅种内离生多心皮雌蕊的发生及梅花品种演化的研究国家基金 1999-2001

8. 梅花多雌蕊及重瓣性的分子遗传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 2000-2002

9. 土壤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机理研究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10. 深圳市盐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2000-2001

11. 悬铃木基因工程改良研究 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0-2002

12. 转基因沉默延长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寿命国家基金 2000-2002

13. 武当山太子坡植被规划 武当山 2001-2002

14. 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实践国家新世纪教改工程 2001-2004

15. 优质抗逆草坪草新种质培育技术研究国家 863 计划 2001-2005

16. 地锦(爬山虎)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国家 863 子项目 2001-2005

17. 梅花多雌蕊及重瓣现象的遗传基础分析国家基金 2002-2004

18. 国外优质草花种质资源及育种技术引进农业部 948 项目 2003-2006

19. 利用开花调节基因培育无果悬铃木和枫香的研究国家基金 2004-2006

20. 无果悬铃木的培育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05-2007

21. 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的分子遗传分析及人工调控国家基金 2007-2009

折叠编辑本段专著教材

包满珠包满珠

王其超,包满珠等.《梅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包满珠主编.《花卉学》(面向 21 世纪教材,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包满珠主译.《 Chinese lotus flower cultivar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郭学望、包满珠主编.《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陈俊愉主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包满珠参编

陈俊愉主编. 《中国梅花》中国海南出版社 1996

禇孟嫄主编.《中国果树志梅卷》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编委

包满珠主编.《园林植物育种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包满珠编委.《观赏园艺概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包满珠编委.《中国花卉科技进展》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高俊平主编.《中国花卉科技二十年》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0 编委

高俊平主编.《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编委

赵梁军主编.《观赏植物生物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副主编

张献龙主编.《植物生物技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科学出版社 2004 参编

包满珠主译.《 Chinese lotus flowers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折叠编辑本段近年发表

盆栽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3期

^(60)Co-γ射线对日本结缕草干种子的辐射效应研究,《草业科学》2009年 第5期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角色与使命,《中国园林》2009年 第2期

我国城市植物多样性及园林植物规划构想,《中国园林》2008年 第7期

牡丹花不同发育时期脂质过氧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 第8期

石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学观察,《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 第7期

保育盐生植物资源,构建滨海地区植物景观多样性—山东东营盐生植物园改造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08年 第6期

百日草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其细胞学观察,《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 第5期

香樟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林业科学》2008年 第4期

芍药花开放与衰老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 第3期

GFP基因转化香樟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 第3期

野牛草实生群体多样性的表型及ISSR分析,《草业科学》2008年 第1期

Micropropagation of six Prunus mume cultivars through high-frequency axillary shoot proliferation and ISSR analysis of cloned plants. 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2007, in press (SCI)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ornamental mei (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as analysed by AFLP markers. Tree Genetics and Genome 2007, in press (SC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allus derived from immature embryo and cotyledons of Prunus mume. HortScience 2007, 42(3): 744-747 (SCI)

Colchicine-induced chromosome doubling in Platanus acerifolia and its effect on plant morphology. Euphytica, 2007, DOI 10.1007/s10681-007-9406-6 (SCI)

Factors affecting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cultured immature embryos and cotyledons of Prunus mume ‘Xue Mei'.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7, 43: 95-100 (SCI)

Stable Agrobacterium -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London plane tree ( Willd.). Plant Cell Rep. 2007, 26(5): 641-650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leaves of Formosan sweetgum ( Liquidambar formosana L.). HortScience 2007, 42(3): 731-723 (SCI)

Plant regeneration of pansy ( Viola wittrockiana ) 'Caidie' via petiole-derived callu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7, 111: 266-270 (SCI)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etioles of Parthenocissus tricupidata Planch.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6, 42(6): 520-524 (SCI)

Genetic Diversity of RAPD Marker for Natural Davidia involucrata Populations.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o-published with Springer-Verlag GmbH) 2006, 1(1): 95-99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suspension cultured cell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L. Plant Cell Rep. 2005, 24: 462-467 (SCI)

Establishment of AFLP technique and assessment of primer combinations for Prunus mume by silver staining. Plant Mol. Biol. Rep. 2005, 23(1):79a-79l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ansy ( Viola wittrockiana ) inbred lines using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RAPD markers. J. Horti. Sci. Biotech. 2005, 80(5): 537-542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cultured leaves of London plane tree (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Plant Cell Rep. 2003, 21: 640-644 (SC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excised hypocotyl explants of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In Vitro Cell. Dev. Biol. – Plant 2002, 38:558-563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of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facilitated by Timentin, an antibiotic for suppression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7, 9(1): 14-18

应用I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评价孔雀草自交系的遗传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 第6期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武当山太子坡景区(复真观——剑河桥段)植被恢复规划,《华中建筑》2007年 第11期

^60Co-γ对半支莲形态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5期

百日草自交系花粉萌发条件及花粉活力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5期

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ISSR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 第7期

第27届国际国艺大会的热点,《国际学术动态》2007年 第3期

百日草柱头可授性和花粉生活力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 第10期

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认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 第3期

异硫氰酸胍法快速提取二球悬铃木组织总RNA的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 第3期

三色堇主要观赏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园艺学报》2007年 第2期

^60Co-γ射线对狗牙根干种子的辐射效应(简报),《草地学报》2007年 第2期

悬铃木遗传转化过程中选择压力的确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1期

‘幻想’矮牵牛幼龄期和限界性诱导光周期的研究,《园艺学报》2007年 第1期

狗牙根品种及辐射诱变M1代变异植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 第1期

RAPD在三色堇(Viola wittrockiana)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及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 第1期

矮牵牛花器官突变体blind—like的表型和解剖结构,《园艺学报》2006年 第5期

不同类型牡丹花的营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 第8期

悬铃木种子^60Coγ辐照及其苗期生物学性状调查,《核农学报》2006年 第4期

香樟未成熟合子胚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林业科学》2006年 第6期

悬铃木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的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年 第1期

日本结缕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子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 第2期

香石竹植株再生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6年 第1期

过渡地区采用狗牙根秋季交播黑麦草建植四季常绿草坪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草业科学》2005年 第11期

梅花不同样本间亲缘关系的AFLP初步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 第10期

两种光周期下矮牵牛‘幻想粉红’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05年 第4期

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月季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

城市应建节水型园林,《中华建设》2005年 第5期

日本结缕草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草业学报》2005年 第2期

农杆菌介导Cry1Ac基因转化菊花,《园艺学报》2005年 第1期

夏季狗牙根草坪不同建植方法及秋季交播黑麦草对成坪效果的影响,《草业科学》2005年 第3期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 第7期

月季‘萨蔓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园艺学报》2005年 第3期

组织培养获得日本结缕草绿色期延长株系,《园艺学报》2005年 第3期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 第3期

比利时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5年 第3期

^60Coγ辐射对野牛草干种子的刺激生长效应,《核农学报》2005年 第3期

月季的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5年 第2期

月季萨蔓莎不定芽的直接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 第4期

中国城市绿化的过去和未来——以人为本科学建设我国的城市园林,《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年 第2期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奖励

1991年,“神农架及三峡专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人);

1993年,“我国川、滇、藏部分地区梅树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4年,“中国梅的变异与分布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9年,“梅花品种资源同工酶多态性分析”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5 年,“转基因获得抗虫菊花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年,“转基因沉默延长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寿命”获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折叠编辑本段表彰奖励

1999 年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2001 年获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

1999 年入选湖北省“ 111 人才工程”;

2002 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2007 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

2007年,作为IPCC小组成员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会议

XXVI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第二十六届国际园艺大会) 2002. 8 Toronto, Canada. 分会口头报告,报告题目: The genetic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of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in China ,并被聘请为第 11 主题主持人(Moderator)

2001 年梅花腊梅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执行主持人 2001. 2 江苏无锡

1999 年中荷花卉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题目:香石竹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999. 5 云南昆明

2002.10TGERC annual meeting, 小组报告 , 题目 : Genetic engineering of Platanus acerifolia toward fruitless tree product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Corvallis , USA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中国专家组成员(WMO & UNEP)